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安冲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安冲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剂,具有益气健脾,安冲摄血之功效。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妇女月经过多,经行时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等。

歌诀安冲汤用芪术芍,螵蛸龙牡收涩强,地黄续断茜草根,坚固冲任制经血。

组成白术18g,生黄芪18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生地18g,生杭芍18g,海螵蛸12g,茜草9g,川续断1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安冲摄血。

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妇女月经过多,经行时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等。

方义方中生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固冲,为君药。生地、生杭芍、川续断滋阴补肝肾,为臣药。生牡蛎、生龙骨、海螵蛸收敛固涩止血;茜草化瘀止血,使止血而不留瘀,共为佐药。全方配伍,有益气健脾,安冲摄血之效果。

配伍特点生黄芪、白术为君药,生地、生杭芍、川续断为臣药,生牡蛎、生龙骨、海螵蛸为佐药,茜草为使药。

运用本方以经血过多,色淡质稀、舌淡脉细弱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产后出血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加减化裁如见肢软乏力、面色㿠白等气虚证,加升麻、人参、炙甘草;肾阴虚,加山药、旱莲草、女贞子;肾阳虚,加肉桂、附子、枸杞子;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黏稠、舌红等血热证,加黄芩、黄柏、地榆、槐花。

使用注意经涩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等血瘀证者,不宜使用本方。

附注附方1、安老汤组成 白术、人参、黄芪、熟地黄、当归、山茱萸、阿胶、荆芥穗炭、木耳炭、甘草、香附。

功能 益气养血止血。

主治 老年妇女月经已绝,忽而经水复行,或下血淋漓,或下紫血块。

出处 《傅青主女科》

附方2、变通安冲汤组成 黄芪、生地黄、阿胶各12g,白术、茜草各10g,白芍、断续各9g,乌贼骨、生龙骨、生牡蛎各15g,炒蒲黄、五倍子各5g,血余炭3g,参三七2g。

功用 化瘀行滞,止血塞流。

主治 用于瘀血阻滞而致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出处 《女性杂症单方验方疗法》

附方3、加味安冲汤组成 黄芪、白术、白芍、生地、川断续、海螵蛸、茜草、生龙骨、生牡蛎、棕榈炭、阿胶、血余炭、三七粉。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腰痛,小腹作痛,舌淡苔少,脉微细的崩漏患者。

出处 《李葆富行医60年 临床经验选集》

附方4、补肾安冲汤组成 黄芪30g,党参、炒白术各24g,鹿角霜、川断续、炒杜仲、茯苓、山药、桑寄生各15g,地榆炭、茜草、淫羊藿、炒香附各12g,炒升麻、阿胶(冲服)各10g。

功用 健脾益肾,止血调经。

主治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两虚型)。

出处 《功能性子宫出血良方妙法》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寅 - 博士后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