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浙江铃子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浙江铃子香,中药名。为唇形科铃子香属植物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 chekiangensis C. Y. Wu的根或全草。植物浙江铃子香,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具有散风寒,通经络,消积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筋骨酸痛,食积腹胀。

入药部位

根或全草。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入肺、肝、脾经。

功效

散风寒,通经络,消积。

主治

风寒感冒,咳嗽,筋骨酸痛,食积腹胀。

相关配伍

1、治风寒咳嗽,食积,浙江铃子香全草、芫荽菜、前胡、蓬虆根、高粱泡根、六月雪根各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筋骨酸痛,浙江铃子香鲜根15-18g。水煎,黄酒、红糖冲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炮制

采集加工:根,秋季采收,洗净,鲜用;茎叶,夏季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60厘米。具根茎;茎直立,四棱形,多少具硬毛。叶对生;叶柄长0.4-3厘米;叶片披针形,长3-1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渐狭成长柄,上面脉上有具节的细平伏毛,其余部分疏生硬毛,下面脉上疏生具节细平伏毛,弧状网结显著,网状细脉稀疏,边缘具锐浅锯齿。聚伞花序二歧,腋生,具3-5花;小苞片2,披针形,比花梗长;花萼钟状,长8-10毫米,花后囊状增大,长达2厘米,具4-5个不等大而钝的三角形齿,外面疏生具节平伏毛,后变无毛;花冠二辱形,鲜紫色,长3-4厘米,上唇全缘,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具微柔毛,花药2室明显叉开,前方具须毛;子房4裂,柱头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具长约1厘米的翅。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草丛中稍阴湿处。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散风寒,通经络。主治外感风寒,咳嗽,食积,筋骨酸痛。”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都晓伟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