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舌软体动物(除瓣鼹类外),口腔中生有齿的带状物。齿舌能自由伸出,刮取食物。1
软体动物的齿舌软体动物各群斧足类除外口球中的锉形带状物,从中腔中伸出,以获取食物。在胶质基底膜上有很多小齿形成无数的横列,长在口腔床的肌肉和软骨形成的隆起(齿状突起)上。后端止于称为齿状囊(radular sac)的盲囊内,在此生出后伸长到前方。小齿的前端,生有尖锐的齿尖(cusp)。小齿分几种,原则上在1个中心齿(central tooth)的两翼有数个侧齿(lateral teeth),在其外侧,还有数个缘齿(marginal teeth),但在不同种类的动物中,有或无以及形态和数量等均成为分类的重要标志,就其形式的不同,而冠以特殊的名称。(1)扇舌(rhipido glossa):有中心齿和5个侧齿及多数的缘齿(鲍鱼、蝾螺);(2)梁舌(docoglossa):中心齿不发达或无中心齿,有2—4个侧齿及3个以内的缘齿,小齿呈柱状(嫁、鸟爪拟帽贝);(3)纽舌(taenioglossa):有中心齿,1侧齿及2缘齿(环口螺、放逸短沟蜷);(4)翼舌(pteroglossa):有多数大致同形的呈刃状小齿(海蛳,海蜗牛);(5)裸舌(gymnoglossa):没有齿舌(瓷螺、塔螺);(6)狭舌(stenoglossa):齿舌狭窄,小齿数目少,但很坚固。原则上有中心齿和两侧各1个缘齿,有的无中心齿或缘齿,有的有侧齿。
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口腔底部的舌突起(odontophore)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摄食时以齿舌作前后伸缩运动刮取食物。齿舌上小齿的形状和数目,在不同种类间各异,为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小齿组成横排,许多排小齿构成齿舌。每一横排有中央齿一个,左右侧齿一或数对,边缘有缘齿一对或多对。
贝类的齿舌是软体动物门的重要的分类特征,同时也与贝类的食性与栖息生态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齿舌也是软体动物的特有器官,是相当细微的器官,必须利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加以观察记录。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