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陆相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陆相是沉积相的一类,和海相相对,即在陆地地区形成的沉积。陆地总体是接受剥蚀为主,但在相对低洼地区则可接受沉积。

简介和海相沉积相比,陆相沉积类型多种多样,横向变化显著,地层对比较困难。沉积物中以碎屑(砾、砂、泥)成分为主,有时含有陆生动植物化石。1

陆相沉积对于气候和地形的反映十分敏锐,在不同气候、地形和外营力的条件下便有不同类型的沉积,主要有残积、坡积、洪积、冲积、湖泊和沼泽沉积、风积、冰川和冰水沉积、洞穴堆积等。

分类残积相残积相(eluvial facies)是陆相沉积类型之一,是基岩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风化产物。沿剖面向下,它逐渐过渡为基岩。主要由基岩碎屑及铁质、红土质(铁铝质)、粘土质沉积物组成。无分选性,层理也不清楚。由于残积相经常被冲刷,一般分布面积不大,古代的残积相不多见。2

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相。

坡积相坡积相(slope wash facies)是陆相沉积类型之一,是高地基岩的风化产物,由于雨雪等的作用,借助于重力沿斜坡滚动,堆积在山坡上形成的沉积物。坡积相主要由砂砾岩、粉砂岩等组成,碎屑物分选差,呈棱角状,常具与斜坡平行的层理。

洪积相洪积相(pluvial fan facies)又称冲积扇相(alluvial fan facies),是陆相沉积类型之一。山区间歇性洪流把基岩风化的产物携带到山谷出口处形成的沉积物。

它在干燥、半干燥地区最为发育。平时,这些地区的山谷河道中无水,河谷及两岸谷坡堆满了两边山地风化剥蚀的产物。雨季时山洪暴发,山谷中河水猛涨,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向下输送,在谷口处河道变宽,坡度减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流动的大量砾石、泥砂迅速沉积形成一个从山地向平原倾斜的扇形堆积体,称为洪积扇。

在洪积扇中沉积的砾岩称扇砾岩(fanglomerate)。其组成物质略具分选性,并具不清楚的层理。沉积物的粒度在平面上有明显的递变,最粗的碎屑分布在内扇,以砾石为主,厚度较大,中扇和外扇的粒度逐渐变小,从砾石变为砂及粉砂、泥质物,厚度也逐渐变小,并发育各种交错层理。在与洪积扇相似的位置沉积的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好的陆屑物质,称为干三角洲沉积(dry delta)。

冲积相冲积相(alluvial facies)又称河流相(fluvial facies),是陆相沉积类型之一,指由于河流或其他径流作用形成的一套沉积物和沉积岩。岩石风化、剥蚀的碎屑由河流或其他地表径流的搬运而堆积在陆地上的沉积物。组成物质随离碎屑物源供给区远近,有巨砾、砾石、砂砾、砂、粉砂及粘土等,也会含有贵金属或宝石。

陆相地层陆相层序地层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层序地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陆相盆地沉积受多种因素控制,而且不同类型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又各不相同,造就了陆相盆地沉积类型多、相变快、横向连续性差、纵向上层序厚度变化大,频繁的湖侵湖退使湖盆沉积垂向上韵律变化快;因此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结构和模式更为复杂,研究更为困难。

在研究与实践中,中国学者根据陆相盆地的边界特征、体系域边界特征、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是否有坡折带等因素,建立了符合中国盆地沉积实际的坳陷型盆地和断陷型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和模式。

控制陆相地层层序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湖平面的变化、构造、气候、基准面的变化和物源的供给,特别是构造和气候显得十分重要,它们直接控制了湖平面的变化。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