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榠樝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榠樝,中药名。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果实。植物光皮木瓜,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云南、广西、甘肃、湖南、广东等地。具有和胃舒筋,祛风湿,消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吐泻转筋,风湿痹痛,咳嗽痰多,泄泻,痢疾,跌仆伤痛,脚气水肿。

别名木李《诗经》,蛮楂《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木叶《群芳谱》,木瓜(江西《草药手册》)。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味酸、涩,性平。

归经入胃、肝、肺经。

功效和胃舒筋,祛风湿,消痰止咳。

主治吐泻转筋,风湿痹痛,咳嗽痰多,泄泻,痢疾,跌仆伤痛,脚气水肿。

相关配伍1、治寒湿吐泻,木瓜(光皮木瓜)、苏梗各9g,生姜6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2、治风湿麻木,木瓜(光皮木瓜)60g,以白酒500g浸泡1星期。每日1小盅,每日服2次。(《河北中草药》)

3、治风痰入络,(光皮木瓜)鲜果30g。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1次。(《草药手册》)

4、治肺痨咳嗽,木瓜(光皮木瓜)45g,四叶一支香15g,甘草6g。水煎服。(《草药手册》)

5、治跌打损伤,木瓜(光皮木瓜)30g,五加根30g,大活血30g,威灵仙15g。研末,每服15g,水酒兑服。(《草药手册》)

6、治扭伤,鲜木瓜(光皮木瓜)烤热敷患处,每日3次。(《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外用:适量,浸油梳头。

使用注意多食损齿。

炮制一、采集加工10-11月将成熟果实摘下,纵剖为2或4块,内表面向上晒干。

二、炮制方法醋木瓜片,现行,每50kg光皮木瓜片,用米醋6.25kg,喷淋,拌匀,稍闷,文火炒干,放凉。

形态特征光皮木瓜,别名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m左右。树皮成片状脱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幼时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微被柔毛,有腺齿;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边缘具腺齿;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cm,宽3.5-5.5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幼时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短粗,无毛;花直径2.5-3cm;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6-10cm,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浅褐色绒毛;花瓣倒卵形,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长不及花瓣之半;花柱3-5,基部合生,被柔毛,柱头头状,有不明显分裂,约与雄蕊等长或稍长。梨果长椭圆形,长10-15cm,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栽培或野生。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云南、广西、甘肃、湖南、广东等地。

鉴别药材性状:果实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多纵剖为2-4瓣,长4-9cm,宽3.5-4.5cm。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光滑无皱纹,或稍带粗糙,剖面果肉粗糙,显颗粒性。种子多数,密集,每子房室内40-50粒,通常多数脱落。种子扁平三角形,气微,味酸涩,嚼之有沙粒感。

相关论述1、《本草经集注》:“去痰。”

2、《本草拾遗》:“去恶心,止心中酸水,水痢。”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剑宇 - 讲师,博士 - 承德医学院中药系中药药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