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米面蓊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米面蓊根,中药名。为檀香科米面蓊属植物米面蓊Buckleya lanceolate (Sieb. et Zucc.)Miq.的根。植物米面蓊,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痈疽,肿毒。

入药部位根。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解毒消肿。

主治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90-125g。

炮制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米面蓊,别名羽毛球树《种子植物分类学》,凤凰草(安徽),尿尿支、柴骨皮(陕西),九层皮(浙江)。灌木,高1-2.5m。多分枝,枝多少被微柔毛,幼嫩时有棱或有条纹。叶对生,薄膜质,近无柄;下部枝的叶呈阔卵形,上部枝的叶呈披针形,长3-9cm,宽1.5-2.5cm,先端尾状渐尖(基生枝上的叶尖常具红色鳞片),基部楔形,全缘,嫩时两面被疏毛。雄花序顶生和腋生;花梗纤细,长3-6mm;花被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被稀疏短柔毛;雄蕊4,内藏;雌花单一,顶生或腋生;花梗细长或很短;花被漏斗形,长7-8mm,外面被微柔毛或近无毛,裂片小,三角状卵形或卵形,先端锐尖;苞片4枚,披针形,长约1.5mm;花柱黄色。核果椭圆形或倒圆锥形,长约1.5cm,直径约1cm,无毛,宿存苞片叶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4m,宽8-9mm,干膜质,羽脉明显;果柄细长,棒状,先端有节,长8-15mm。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700-1800m的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相关论述《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痈疽,无名肿毒。”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迎寒 - 讲师,博士 - 承德医学院中药系中药药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