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五位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五位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定位,是中医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

解读

中医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也叫五方。《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谓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布在东、南、西、北、中五方之位,因而产生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的变化。五方是我国古代对空间方位的一种划分,也是五行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五方的确立使得五行理论与空间有了相对应的关系,五行与时空配属关系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或过程:由生活尝试和理性思维归纳出木、火、金、水四者与四季的对应关系;从对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在一年四季的变化的观察中,确认东、西、南、北四方位,并推导出四方与四季的对应关系,基于“土”与“中”在五行和五方中最为尊贵的中国古代哲学观念而将“土”和“中央”联系在一起。

中医应用

五方的确立使五行理论与时空产生了联系,而五脏又分属五行,通过五行这一“中介”而使得中医学的脏腑有了时空的特性。这种理论认识的形成,使得中医的脏腑具有与现代医学界解剖器官完全不同的空间特性,五脏的解剖位置退居次要地位,而五脏的功能特点占据了主导地位。五脏与五方相应,其意义有二:一是五脏在功能上具有与其五行属性相类似的特点;二是五脏与五方之色、味相应,色味内养于五脏,填五脏之真精,成为五脏之气生降出入的物质基础。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妍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