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木,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的根或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入药部位根或叶。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降压,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治蛇伤,疮疖,跌打肿痛:(单根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形态特征灌木,高1-3m。全株具乳汁,无毛。根直而粗长,支根少。叶对生;叶柄长2-14mm;叶片纸质,干后淡黄色,倒卵状椭圆形,长4-9cm,宽1.7-3.5cm,先端短急尖,基部宽楔形,全缘。假伞房多歧聚伞花序腋生,稀假顶生;花5数;花蕾圆筒状,先端急尖;花萼内面有腺体;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裂片向右旋转,长圆状镰刀形,基部边缘覆瓦状排列,花冠筒上部膨大;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药到达喉部,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由急尖附属物组成;心皮2,离生,花柱圆筒形,柱头2裂。蓇葖果双生,极叉开近一直线,有长喙。种子无种毛。花、果期3-12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地疏密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根圆柱形或圆锥形,长可达30cm,直径约8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纵裂纹,皮部易剥落,而露出棕黄色木部,鲜时有乳汁溢出,干后呈棕色稠状物附着。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中央木部占大部分,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相关论述《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散结利咽,降压止痛。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毒蛇咬伤,风湿痛,乳痈疮疖,胃痛,高血压。”
药理作用1、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β-脂蛋白的升高,并可减少脂质在肝中的堆积;减少主动脉壁胆固醇的含量,增加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比例,减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但对肝脏脂质含量无明显影响。
2、其他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鼠肝血流量有明显的增加;能使麻醉犬的血压下降。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巢志茂 - 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