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豆为多年生草本,高3-5厘米。根纤细,具细长的根茎。茎短缩,不明显,被托叶所包围。总状花序腋生,花一般3-6朵,近伞房状排列;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斜钟状;花冠玫瑰紫色或深红色;子房线形,无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和青海玉树,国外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5厘米。根纤细,具细长的根茎。茎短缩,不明显,被托叶所包围。叶长4-8厘米,仰卧;托叶卵形,棕褐色干膜质,长7-10厘米,几完全合生,被贴伏长柔毛;叶轴被长柔毛;小叶通常11-15,小叶片长卵形或椭圆形,长8-1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两面被长柔毛,上面的毛常卷曲或有时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等于或短于叶,总花梗和花序轴被柔毛;花一般3-6朵,近伞房状排列;花长17-20毫米;苞片卵状披针形,长为花梗的1倍,外被贴伏柔毛;花梗1-2毫米长,被柔毛;花萼斜钟状,长约7-8毫米,萼齿披针形,等于或稍长于萼筒,5萼齿近等长或下萼稍狭而长;花冠玫瑰紫色或深红色,旗瓣倒长卵形,长约16-18毫米,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楔形,翼瓣狭长圆形,上角向前突出,下角呈弯缺状,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子房线形,无毛。荚果两侧稍膨胀,被短柔毛,横脉隆起,边缘和沿两侧中线具1-1.5毫米长的皮刺,刺基扁平。花期7-8月,果期8-9月。1
地理分布产西藏、青海(玉树地区)。也分布于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北部山地1。
生长习性生于高寒草原的沙质河滩、阶地、洪积扇冲沟和其他低凹湿润处2。
小结本种植物在营养期,甚至在花期易与岩黄芪属Hedysarum L.植物相混同,但其区别点在于本属植物小叶不具黑色斑点;花梗短,只生1-5朵花;荚果具4列刺状突起物,具网纹。而后者的小叶一般均具黑色斑点;花序梗长,花多数;荚果在种子间缢缩为数节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付晶 - 副教授 -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