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小儿神经白塞综合征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小儿神经白塞综合征指兼有神经系统损害的白塞综合征,又称神经白塞病。其临床特点除口腔黏膜阿弗他口腔炎、眼葡萄膜炎和外阴部痛性溃疡三大特征外,常间隔一定时间后(平均6.5年)出现瘫痪、脑膜刺激征、性格改变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为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因神经白塞综合征是由于某种细菌或病毒为抗原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所致的脑组织灶性坏死。

前国内外对白塞病发病原因的认识主要认为与病毒和细菌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引起以全身小血管炎和小静脉炎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凡有家族性、遗传性、风湿类疾病病史,且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等表现,均应警惕白塞病的发生。

检查1.C反应蛋白增高

多克隆丙种球蛋白异常多见,关节炎及眼型者血IgM、IgG明显增高。40%以上的患者血清中可测得抗口腔黏膜抗体。

2.血清检查

铜、血浆铜蓝蛋白显著增加,活动尤为明显。

3.X线检查

可发现肺、心血管或消化系统的异常。

4.血液检查

血清抗口腔黏膜抗体及白细胞细胞质结合因子增多、以热凝集的人体α-球蛋白作抗原致敏的红细胞凝集反应阳性率增高、T淋巴细胞增高,B淋巴细胞降低、IgD增高、黏蛋白增加、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等。

5.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加,大多在60×106/L(即60/mm3)以下,高的可大于5000×106/L(即5000/mm3),白细胞种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也有报道以中性白细胞为主者,蛋白轻至中度增加(50mg%~100mg%),糖和氧化物变化不明显。

6.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异常率约为70%,恶化期或缓解期均可出现泛化性α波型即广泛、持续的单节律性α波,该波形出现常提示脑干损害、基本节律慢化、持续性或发作性慢波等异常,脑电波变化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基本平行。

7.脑CT扫描

大多为大脑萎缩、脑室扩大、脑干萎缩和低密度区等异常。

8.诱发电位

可有体感诱发电位及听觉诱发电位异常。

9.非特异性皮肤试验

用一般针刺皮肤可见丘疹或脓疱形成,或用0.1ml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可在24~48小时后出现直径为5~20mm的红斑和脓疱形成,这种具有特异性的皮肤反应,是组织出血并伴有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急性浸润性炎症所致。

10.腰穿

可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增高(有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糖、氯化物、蛋白定量均升高。

临床表现1.口腔溃疡

即阿弗他口腔炎,表现在口唇、齿龈、舌等处有单个或多个痛性溃疡,常于3~7天自愈,但一年可有多次复发,甚至前者未愈后者已起,此起彼伏,经久不愈。

2.外阴溃疡

于阴茎、阴囊、阴唇、阴道等外阴部黏膜先出现小脓疱或小水疱,1~2天后破溃呈圆形的痛性溃疡,一般在1~2周自愈。

3.眼葡萄膜炎

眼部症状以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尤以虹膜睫状体炎最为多见,常可伴前房积脓、也可表现为结膜、角膜、视网膜炎,视盘及视神经萎缩等。

4.皮肤损害

可表现为结节性红斑、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及过敏性皮疹。

5.神经症状

(1)脑干症状 常出现交叉性瘫痪、延髓性麻痹、眼球震颤、同向偏斜等。

(2)脑膜刺激症状 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

(3)精神症状 淡漠、抑郁或欣快、兴奋、嗜睡、昏迷或幻觉、妄想、智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痴呆。

(4)颅内压增高 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脑脊液压力增高等。

(5)脊髓症状 可出现截瘫或脊髓半侧损害症状,受损水平以下的感觉障碍,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6)其他 可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假性延髓性麻痹、四肢瘫痪、软腭肌阵挛、双侧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损害等。

6.其他表现

可有滑膜炎、结肠炎等关节和消化道症状。

诊断Oduffy提出的诊断标准为: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或会阴),再加上以下3条中的2条即可确诊为白塞综合征:①脉络膜炎(前部或后部的);②滑膜炎;③皮肤血管炎。若有阿弗他口腔炎再加上以上三条中的任何一条诊断为不完全型白塞综合征。患白塞综合征的过程中若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或体征则诊断为神经白塞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对本病征的诊断有一定帮助,皮肤试验简单易行并具有特异性,诱发电位也是一种有用的检查方法。

治疗1.类固醇制剂

一般主张用较大剂量并且用药越早对神经系统症状的控制效果越好,使用类固醇制剂达到临床缓解时间需1~3周。

2.免疫抑制药

苯丁酸氮芥或硫唑嘌呤也有效,亦可与类固醇制剂联合应用。

3.新鲜血或血浆

可有良好疗效。

4.胸腺切除术

对儿童患者不宜轻易采用这种疗法。

5.对症处理

如颅内压增高者可用脱水剂或行脑室引流、反复腰穿放液减压。

6.眼炎的治疗

葡萄膜炎伴或不伴前房积脓者,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者,应给予系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加用免疫抑制剂、口服维生素E等。

7.血管炎的治疗

出现眼部损害及大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等内脏血管炎症和关节肿胀、高热等表现的患者,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闭塞性动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等,可服用阿司匹林、丹参片等;亦可用活血化瘀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