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二氟-1-氯乙烷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2H3ClF2。又称氟里昂-142b。无色透明液体。可燃,低毒。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无湿气存在时,化学性质特别稳定,200℃以下不与金属、酸和氧化剂作用。由不对称二氟乙烷和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应而得。用作冷冻剂、分散剂、喷射剂、发泡剂以及航空推进剂的中间体。
基本信息
|| ||
1
类别有害气体
毒性分级 低毒
急性毒性 吸入-大鼠LC50:2050克/立米/4小时; 吸入-小鼠LC50:1758克/立方米/2小时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易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易燃; 遇热分解有毒氟化氢, 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TWA 1000 PPM (4170 毫克/ 立方米)2
安全信息危险品标志 F+,N,Xi
危险类别码 12-59
安全说明 38-59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517 2.1
WGK Germany 1
RTECS号 KH7650000
Hazard Note Irritant
HazardClass 2.1
毒害物质数据 75-68-3(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2
对环境的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臭氧层的污染。氟代烃在低层大气中比较稳定,而在上层大气中可被能量更强的紫外线分解。 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本品,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昏迷甚至死亡。接触本品液体可致冻伤。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C50523520mg/m3,4小时(大鼠吸入);豚鼠吸入58%×8分钟,致死;豚鼠吸入16%×55分钟,肌肉颤动,痉挛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吸入14200ppm×6小时/日×30日,存活,心、肝、肾及神经系统有退行性变。
特殊毒性: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TA1535TA100阳性。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1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1
环境标准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0mg/m31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1
安全术语S38In case of insufficient ventilation, wear suitable respiratory equipment.
通风不良时,须佩戴适当的呼吸器。
S59Refer to manufacturer / supplier for information on recovery / recycling.
参考制造商/供货商提供的回收/再利用信息。3
风险术语R12Extremely flammable.
极度易燃。
R59Dangerous to the ozone layer.
对臭氧层有危害。3
物性数据1.性状:无色气体
2.熔点(℃):-131
3.沸点(℃):-9.6
4.相对密度(水=1):1.107(25℃)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9
6.饱和蒸气压(kPa):337(25℃)
7.临界温度(℃):137.1
8.临界压力(MPa):4.12
9.辛醇/水分配系数:2.05
10.闪点(℃):-62
11.引燃温度(℃):632
12.爆炸上限(%):18
13.爆炸下限(%):6.2
1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苯。
15.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41.240
16.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31.4
17.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529.7
18.气相标准熵(J·mol-1·K-1) :307.98
19.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466.14
生态学数据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2.7a(理论)。
4.其他有害作用 该物质臭氧消耗潜能(ODP)为0.07,可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该物质为温室气体,其作用是二氧化碳的数百倍,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4
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16.45
2、摩尔体积(cm3/mol):83.8
3、等张比容(90.2K):164.2
4、表面张力(dyne/cm):14.7
5、介电常数:无可用
6、偶极距(10-24cm3):无可用
7、极化率:6.524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4.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4
性质与稳定性1.稳定性 稳定
2.禁配物 强氧化剂、镁铜及其合金
3.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4.聚合危害 不聚合
5.分解产物 氟化氢、氯化氢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荣 - 教授 - 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