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银,是无机化合物,新制得的为白色粉末。久置色变暗,感光性极强。溶于氨水、稀硝酸、氟化钾、硫代硫酸钠溶液,微溶于水和醇。需要避光保存。碳酸银主要用于制造电影胶片、彩色照相乳剂、光胶片等感光材料,用于镀银、制造导电黏合剂、银锌电池、其他银盐和催化剂、医药上用作杀菌,用于陶瓷等。
物性数据1. 性状:新沉淀时为嫩黄色粉末,干燥后在光线下色泽变深。
2. 密度(g/ cm3,25/4℃):6.077。
3. 熔点(ºC):210-218.
4. 溶解性:溶于2000份沸水,易溶于稀硝酸、乙酸、氨水和氰化碱溶液,不溶于冷水和乙醇。微溶于沸水。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3.2
7、重原子数量:6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8.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31
合成方法1.将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用碳酸钠为原料时,为了避免生成的碳酸银沉淀中含氧化物,所以应避免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将沉淀过滤,用水洗涤后,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上干燥至恒重。因为纯的碳酸银对光十分敏感,所以应在红光下处理产品。
2.电解0.02mol/L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以银为阳极,铂为阴极,电解后在阳极附近可以得到碳酸银。
3.在搅拌下,将碳酸钠稀溶液缓慢加到硝酸银水溶液中 ( 使硝酸银稍过量) ,并继续搅拌至反应完全,然后过滤,滤出的碳酸银用少量水洗涤至合格,风干后即得成品2。
性质与稳定性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难溶于水,可溶于浓碳酸钾或氰化钾水溶液或硝酸、硫酸等。加热分解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感光性极强
本品感光性极强, 应在暗处保存。约在220℃时分解为氧化银及二氧化碳, 温度再高时分解为银
在干燥固体状态下可安全使用,湿气或光线对其影响不大。
贮存方法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2.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3.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电影胶片、彩色照相乳剂、光胶片等感光材料,用于镀银、制造导电黏合剂、银锌电池、其他银盐和催化剂、医药上用作杀菌,用于陶瓷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唐浩宇 - 教授 - 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