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蕾是棘皮动物门已经绝灭的一纲。形似花蕾,故得名。与其他棘皮动物不同,海蕾以构造规则为特征。萼部有13块碳酸钙骨板,在其周围排列成3圈。1
基本信息海蕾是海胆纲中很小的一类,与其它类的分界很明显。硬体分腕羽、萼、海蕾茎及根。有梨形或球形的萼,由十三块石灰质骨板组成,下有茎或柄。口在萼的腹部中央,上有一个小的石灰质骨板构成圆顶(在化石中常不能保存)。口附近有五对(或合并为五个)小呼吸孔排水,其中较大的一个兼为肛门。1
生活习性海蕾为固著生活的动物,用一圆片组成的很薄的柱状茎固定于海底,茎节上紧密的壳的形状像玫瑰花苞。壳由于圈骨板组成,这3圈骨板分别为基部、桡骨和三角肌。步带骨板的5个小柱呈V型,上面有短腕,用来过滤食物。1
存活年代海蕾存活于志留纪至二叠纪,石炭纪最盛。2
化石及研究意义海蕾化石在志留纪至二叠纪的海洋页岩石和石灰岩中很常见。有些海蕾类可作为标准化石,用于地层对比,其中五角海蕾属尤其著名和常见,其生存于奥陶纪至二叠纪,可用于演化的研究。中国黑龙江密山中泥盆统产有泥盆海蕾,贵州独山下石炭统产有中海蕾等。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