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风成波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风成波痕(wind ripples)是指风作用于沉积物表面而形成的一种层面构造。波痕的大小、形态、对称性、介质类型各有不同,按介质及其作用类型分为水流波痕、浪成波痕、干涉波痕、改造波痕、孤立波痕、风成波痕。

简介其中,风成波痕(wind ripples)一般具有直、长而平行的脊,形态不对称,部分分叉。L=2.5-25cm,H=0.5-1cm,RI=10-70。其内部构造和水流波痕相似,具有前积纹层,但由于大多数波痕是由粒度均一的砂组成的,故其内部构造有时不清楚,与水流波痕不同,粗颗粒分布在波脊。

风成波痕发育于沙漠、海岸、干旱-半干旱气候下的河流等环境中。1

波痕指数波痕指数(ripple index,RI)是指波痕的波长与波高的比值。常用来作为判断其成因的标志,指数在3-10者,属流水成因。

指数为20-50者,属风成成因。风成波痕指数>流水波痕指数>浪成波痕指数。

风成沙丘交错层理风成波痕所形成的层理构造即为风成沙丘交错层理,是由风成沙丘迁移产生的前积纹层所组成的交错层理 ,它们的形态属于板状和楔状交错层理。

其主要特征是规模较大,交错层层系厚度几十厘米至几米,前积纹层厚度可达2-5cm,常呈直线形,倾角高达30°-40°。主要出现于沙漠、半干旱区、海岸带、洪泛平原等环境中。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郝庆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