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地屈孕酮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地屈孕酮片,适应症为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月经周期不规则●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综合征●孕激素缺乏所致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黄体不足所致不孕症。

成份化学名称 :9β, 10α-Pregna-4, 6-diene-3, 20-dione9β, 10α-孕烷-4, 6-二烯-3, 20-二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21H28O2
分子量 :321.85

性状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如
●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继发性闭经
●月经周期不规则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经前期综合征
●孕激素缺乏所致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黄体不足所致不孕症。

规格10mg

用法用量痛经
从月经周期的第5至25天,每日2次,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
子宫内膜异位症
从月经周期的第5至25天,每天口服地屈孕酮2-3次,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
功能性出血
止血的剂量

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每日2次,连续5-7天。
预防出血的剂量
从月经周期的第11至25天,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每日2次。
闭经
从月经周期的第1至25天,每日服用雌二醇,每天1次。从月经周期的第11至25天,联合用地屈孕酮,每天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
经前期综合征
从月经周期的第11-25天,每日口服地屈孕酮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
月经不规则
从月经周期的第11至25天,每日口服地屈孕酮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
先兆流产
起始剂量为1次口服4片地屈孕酮(以地屈孕酮计40 mg),随后每8小时服1片地屈孕酮(以地屈孕酮计10 mg),至症状消失。
习惯性流产
每日口服地屈孕酮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至怀孕20周。
内源性孕酮不足导致的不孕症
月经周期的第14至25天,每日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 mg)。治疗应至少持续6个连续的周期,建议在怀孕的前几个月里连续采用该方法治疗,剂量应参照习惯性流产治疗剂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在地屈孕酮的临床试验和/或上市销售使用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如下:
来自上市后与地屈孕酮相关且发生频率不详的其他不良反应:
[u]良性、恶性及未详细说明的肿瘤(包括囊肿和息肉)[/u]
孕激素依赖性肿瘤大小的增加(例如,脑膜瘤)(见【禁忌】)。
[u]精神疾病[/u]
抑郁情绪、精神紧张
[u]其他[/u]
呕吐、性欲改变
[u]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u]
乳房肿胀
与雌激素-孕激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也见【注意事项】:
·乳腺癌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
·性激素依赖性肿瘤(恶性/良性)
·静脉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心血管意外

禁忌- 已知对本品的有效成分或任何辅料过敏者。
- 已知或疑有孕激素依赖性肿瘤。
- 不明原因阴道出血 ;
- 如果用来预防子宫内膜增生(应用雌激素的妇女),见雌激素与孕激素(如地屈孕酮)联合应用的禁忌症。
- 严重功能障碍 :肝脏肿瘤(现病史或既往史)、Dubin Johnson综合征、Potor综合征、黄疸 ;
- 妊娠期或应用性激素时产生或加重的疾病或症状,如严重瘙痒症、阻塞性黄疸、妊娠期疱疹、卟啉症和耳硬化症 ;

注意事项在启用地屈孕酮治疗异常出血之前,应确定出血的病因。
地屈孕酮治疗期间偶见肝功能改变,有时伴临床症状。因此,急性肝病或有肝病史且肝功能未恢复正常的患者应慎用地屈孕酮。一旦出现严重肝损害时应停用本药。
少数患者中可能发生突破性出血。
[u]需要监测的情况[/u]
如果以下情况目前存在、曾有发生和/或在妊娠及既往激素治疗期间加重,患者应被密切监视。应考虑到这些情况在应用地屈孕酮治疗期间可能复发或加重,特别是;
1.卟啉病
2.抑郁症
[u]其它情况[/u]
患有半乳糖不耐受症。Lapp乳糖酶缺乏症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的罕见遗传性疾病患者不应服用此药。
当地屈孕酮用于“在使用雌激素的妇女中预防子宫内膜增生”时的警告和注意事项;
注意:也可参阅雌激素药物产品信息中的警示治疗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缺乏症状时,激素替代疗法(HRT)只应在症状对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时才能开始使用。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HRT获益和风险的仔细评估,且只有利大于弊时才可继续HRT治疗。
医学检查/随访
在开始激素替代治疗(HRT)之前,或中断后重新应用时,应采集完整的医学史(包括家族史)。必须在病史、禁忌症和警告的指导下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妇科及乳房检查)。在治疗期间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定期检查的频率和内容。应告知女性患者当乳房出现何种改变时须报告医生。
定期乳房检查(包括乳房X线摄片),应根据适用于健康女性的现行指南要求并结合女性患者个体的医疗需要进行。
子宫内膜增生
长期应用雌激素且不添加孕激素会增加留有子宫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每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诸如地屈孕酮)至少联合应用12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这种风险。
治疗开始的头几个月,可能偶尔出现突破性出血和点滴样出血,如果突破性出血和点滴样出血发生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或治疗停止后继续存在,则应调查出血原因,可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子宫内膜恶变的可能。出现不正常的阴道出血时,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乳腺癌
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即妇女健康倡导研究(WHI)和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百万妇女研究(MWS))表明:那些服用雌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应用或替勃龙作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多年的女性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对增加。对于所有HRT,在使用的最初几年内会出现这种风险并随用药时间而升高,停药后几年内(最多5年)风险降至治疗前水平。MWS表明采用结合型雌激素(CEE)或雌二醇(E2)治疗的女性,当加用孕激素时,患乳腺癌的相对风险较高。这种风险与给药方案(序贯或持续服用孕激素)及孕激素的类型无关。
静脉血栓栓塞
激素替代疗法与发生较高的静脉血栓栓塞(VTE)(即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相对风险相关。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和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未使用VTE的女性相比,HRT使用者的VTE风险提高2-3倍。
在HRT治疗的第一年,VTE的发生机会高于随后的治疗时间段。
VTE发生的一般危险因素有:
个人史呈阳性;
家族史呈阳性;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30kg/m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有关静脉曲张在VTE中可能的作用尚未达成共识。
先前有VTE复发史或确有血栓形成倾向患者的VTE发病率增加。激素替代治疗会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先前有VTE个人史或确切家族史或反复自然流产者,必须首先进行调查排除血栓形成的倾向。这些患者禁用HRT,除非已完成血栓形成因素的完整评估,或已经进行抗凝治疗。必须对已经进行抗凝治疗的妇女进行HRT治疗优缺点的仔细评估。
长期不活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的可能性会暂时增加。所有术后病人,必须密切注意术后预防措施以防止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如果预计择期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或下肢整形手术)长期不活动,必须考虑术前中断HRT4-6周,并在患者完全恢复活动后在重新开始HRT。
如果开始治疗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则必须停止应用本药。必须告知患者,如果出现可能的血栓症状,应该立即与医生联系(例如:单腿胀痛、突然胸部疼痛和呼吸急促)。
冠心病
随机对照研究没有提供结合型雌激素连续联合醋酸甲羟孕酮对冠心病风险有利的证据。两个大型临床研究(WHI和HERS[心脏与雌激素/孕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表明,在治疗的第一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风险可能增加且总体而言未见有益作用。
脑血管意外(CVA)
一项在健康女性中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WHI研究)报道,结合型雌激素连续联合醋酸甲羟孕酮使缺血性CVA风险(该研究的次要研究终点)增加。
地屈孕酮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据估计,大约已有3千5百万妇女应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虽然难以估计妊娠的数字,但估计约有900万的妊娠患者的胎儿暴露于地屈孕酮(注:这个较高的妊娠暴露是因为在很多国家,地屈孕酮具有妊娠相关适应症)。根据自发报告的监测系统,至今尚无地屈孕酮不能在妊娠期间使用的证据。没有其他有关地屈孕酮使用的流行病学数据。
然而,最近美国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502例尿道下裂患儿和1286例健康对照儿)表明,妊娠前不久或妊娠早期应用孕激素(主要是黄体酮)的母亲,其生育的男孩患有二度/三度尿道下裂的风险至少增加2倍(OR2.2,95%CI为1.0-5.0)。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因为妊娠期间需要使用黄体酮的原因可能是尿道下裂潜在的危险因子。地屈孕酮导致尿道下裂的风险不详。
但是,由于大鼠和人体之间代谢的主要区别,故已进行的动物研究不足以证明人体中妊娠、胚胎/胎儿或产后发育情况。对人体的潜在风险不详。
有限的动物安全性数据显示地屈孕酮具有延迟分娩的作用,这与其孕激素活性相符合。
哺乳期女性的乳汁中见地屈孕酮的分泌。不能排除对被哺乳儿童的风险。母乳喂养期间不应使用地屈孕酮。
没有证据表明地屈孕酮在治疗剂量下会导致生育力下降。

儿童用药由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资料不充分,不推荐18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本品。

老年用药用于治疗65岁以上女性的资料尚不充足。

药物相互作用尚未进行相互作用的研究。

药物过量目前未见过量应用地屈孕酮产生后遗症的报告。地屈孕酮毒性极小,过量可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和眩晕等症状。现有的人体用药过量的资料有限。口服地屈孕酮后(人体最大日服用剂量为360mg)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没有特异性解毒药,应对症治疗。上述信息也是用于儿童中的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地屈孕酮是一种口服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进入完全的分泌相,从而可防止由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和癌变风险。地屈孕酮可用于内源性孕激素不足的各种疾病。
地屈孕酮无雌激素、雄激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
地屈孕酮不产热,且对脂代谢无影响。

药代动力学口服标记过的地屈孕酮,平均63%随尿排出,72小时体内完全清除。地屈孕酮在体内完全被代谢,主要的代谢物是DHD(20α-dihydrogesterone),此成分大多以葡萄糖醛酸化物在尿中测得。所有代谢产物的结构均保持4,6-二烯-3-酮的构型,而不会产生17α-羟基化,该特性决定了本品无雌激素和雄性化作用。
口服地屈孕酮之后,血浆DHD的浓度高于血浆中地屈孕酮原型药的浓度。DHD对地屈孕酮AUC和Cmax的比值分别为40和25。
地屈孕酮口服后被迅速吸收,地屈孕酮和DHD分别在0.5和2.5小时达(Tmax)峰值。
地屈孕酮和DHD的平均最终半衰期分别为5-7小时和14-17小时。
地屈孕酮与内源性孕激素不同,在尿中不以孕烷二醇形式排出。因此,根据尿中孕烷二醇的排出量仍可测定内源性孕激素的产生。

贮藏15℃-30℃,干燥处保存。

包装铝塑水泡眼包装,20片/盒。

有效期六十个月。

执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