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尿囊素铝颗粒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尿囊素铝颗粒,适应症为用于改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自觉症状及体征。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及化学名称为: 二羟(5-氧-4-脲基-2-咪唑啉基)氧铝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 C4H7ALN4O5
分子量: 218.11

性状本品为白色颗粒,无嗅无味。

适应症用于改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自觉症状及体征。

规格0.2g

用法用量通常成人每次一包,一日分三至四次服用,可按年龄症状之不同增减剂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根据文献报道,在3120例受试病例中,副作用的发生率为0.16%(5例),均为便秘。

禁忌正在接受透析的患者,不得服用本制剂。

注意事项一般来说,高龄患者的生理机能比较低下,服用时要慎用。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本品,因其长期的服用时可引起铝脑症及铝骨症,所以服用期间要定期测定血中的铝、磷、钾、碱性磷酸酯酶等的含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合并使用四环素的抗生物质或奎烯醌系的抗菌剂,作用有可能会减弱,所以最好不要同时服用。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1、抗溃疡作用
在紧张性溃疡(大白鼠),shay溃疡(大白鼠),苯丁氮酮性溃疡(大白鼠)及利血平性溃疡(大白鼠)等,在肉眼及组织学上观察都有促进治愈及抑制溃疡发生的作用。
2、抗胃蛋白酶作用
尿囊素铝,抗胃蛋白酶的作用与碳酸铋效果相近,4%的溶液可使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10%(in vitro)。
3、粘膜血流量的增加作用
采用氢气体消除率法(大白鼠),存胃中约40%,在十二指肠中约30%的粘膜血流量有了增加。
4、粘膜合成分泌的促进作用
用大白鼠的醋酸溃疡模型,可以增加再生上皮及肉芽组织的酸性粘多糖体的生成。
5、粘膜上皮的再生激活作用
用大白鼠的醋酸溃疡模型,表明在溃疡部,可以激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
6、制酸作用
对0.05N盐酸的中和能力与氢氧化铝的水平在同一程度上,另外在铋刺激的胃液中可以发现其游离总酸度降低,PH值亦提高(狗)。
毒理研究:
长期给大白鼠分别服用含尿囊素铝2.5%、5.0%、10.0%的动物,连续服用311天,观察其生长,对生殖器官系统、食量、血液变化及其他重要器官,均未发现异常损害。

药代动力学给狗口服本药0.8g(含主成份ALDIOXA 0.4g),在消化器官内水解为尿囊素及氢氧化铝,尿囊素大部份被吸收。尿囊素血浓度在给药后1.5小时达峰值,5小时后降低至服用前的水平。

贮藏室温保存、防湿。

包装12包/盒、30包/盒、3000包/箱。

有效期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