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锯脂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锯脂鲤是生活在亚马逊河的约30多种淡水鱼的统称,实际上大多数是素食的,以从树上掉到河里的果实为食。只有少数是肉食的,其中最凶猛的是塔氏锯脂鲤,腹部有漂亮的红纹,俗称红腹比拉鱼,也就是“红腹锯脂鲤”。

简述piranha

俗称剪刀鱼、食人鱼、水虎鱼,亦作caribe或piraya。

牙齿锋利如剃刀的肉食性鱼类,分布于南美的河流和湖泊,以凶残著称。

生活在亚马逊河、奥利诺科河流域,此鱼以凶猛而出名。平时以吃小鱼为生。饥饿时,陆上动物如牛、马和人等若坠落水中,会群集袭击,只数分钟便吃得只剩骨头。1

形态特征大部分水虎鱼的体长全长20~60厘米。体色各异,从躯体银白色而腹侧带橙色到几乎全身黑色。体侧扁而高;腹部具锯齿状缘;头大,吻端钝;腭强健,牙三角形而尖锐,作剪刀状咬合。

生活习性分布范围从阿根廷北部到哥伦比亚,在亚马逊河中水虎鱼的种类很多,已发现20种。最恶名昭彰的是红腹水虎鱼(Serrasalmus nattereri, 大锯脂鲤),在所有的锯脂鲤属种类中,红腹水虎鱼的腭最强大,牙齿最尖锐。尤其在低水位的季节,本种成群猎食,每群中的个体数可多至百条以上。如果一个大型动物受到攻击,则几群红腹水虎鱼会聚拢来,疯狂地取食;但这种情况罕见。红腹水虎鱼喜欢攻击体型与之相当或小于自己的猎物。在一般情况下,一群红腹水虎鱼常四处散开,寻找猎物。负责侦察的鱼发现猎物后,向之发动攻击并向自己的同伴发出信号。它们发出的可能是听觉信号,因为红腹水虎鱼的听觉极灵敏。一群红腹水虎鱼中的每条鱼冲向猎物,咬上一口就游开,让路给其他同伴。但是大部分水虎鱼从不攻击大型动物,水虎鱼攻击人的事件极为罕见。

虽然水虎鱼会被血腥味所吸引,但所食腐肉,多过被它们杀死的猎物。

约12种Catoprion属的水虎鱼被称为头巾水虎鱼,它们只从其他鱼类的鳍或鳞片上咬下一小口为食即可生存,而被咬的鱼类游开後可以完全康复。

生活在亚马逊河、奥利诺科河流域,此鱼以凶猛而出名。

平时以吃小鱼为生。饥饿时,陆上动物如牛、马和人等若坠落水中,会群集袭击,只数分钟便吃得只剩骨头。

以右图那样锐利的牙齿,和强而有劲的颌肌肉,撕裂猎物的皮并咬断肉。

最新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8月11日报道,丹麦和瑞典间的厄勒海峡南部海域发现了一条21厘米长的锯腹脂鲤(Pacu fish),其属于食人鱼的一种。这种鱼类喜欢咬人的睾丸,俗称“切蛋鱼”( The Ball Cutter)。当地政府已警告瑞典男性禁止在此流域进行任何形式的裸泳,避免成为攻击目标。

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鱼类专家亨瑞克 卡尔(Henrik Carl)说:“这种鱼通常对人没有威胁,但是一旦被咬,伤势会很严重。其他国家已发生过类似事件。”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启军 - 副研究员 -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