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遗觉象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又称逼真表象,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它是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以鲜明、生动性为特征 。具有强烈遗觉象的人称为遗觉型。

例如在很短时间内向被试者呈现一个复杂的视觉刺激(如一张图片)以后,被试者可以产生连细微情节都十分清晰的表象,有如还在继续知觉图片一样,这种遗觉象似乎处于知觉和幻觉的中间状态。具有强烈遗觉象的人称为遗觉型。遗觉型由德国心理学家E.R延施在1920年发现,他认为遗觉象实为复杂的视觉后象。近代心理学研究指出,遗觉象不同于视觉后象,因为前者不能向外界投射,而后者则可以投射到外界表面上,并且大小随投射面的距离而改变。1

遗觉象多见于儿童。据研究 ,儿童中有8%的人有遗觉象 ,并且在11~12岁时最明显,很少能继续保持到成年期。除视觉遗觉象外,还有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触觉遗觉象等。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冯廷勇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