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沙虎鲨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外形特征

沙虎鲨一般长3-3.4米,重量95-110公斤,最重记录159公斤。 沙虎鲨的身体敦实,有两条大的背鳍,尾巴很长及有长的顶部。它有尾前小窝,但没有尾巴龙骨。它的身体纺锤形,有黄锈色斑点或条纹,头扁平,圆锥形的牙齿尖锐并突出咀外。背部一般都呈灰色,腹部呈白色。于2007年8月,在澳洲的西南岩地就发现了一头白化的沙虎鲨。1

沙虎鲨隆背斜鼻,眼睛小而凶狠,淡色小眼中央有一颗黑点,头部较小。沙虎鲨的前齿细长而尖锐,用于咬住猎物,而后齿则有锉子般的表面,利于咬紧和压碎猎物。它们下颚前端的牙齿,每一颗都有多达四颗后齿。小沙虎鲨用起牙齿来,也是既快速又致命。

生活习性

沙虎鲨一般都会在海岸区域,较接近海床的地方,水深60至190米处群居,更深的地方亦有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在白日会躲在洞穴中,于夜间出外猎食。日间它们表现得很懒洋洋,而夜间则很活跃。沙虎鲨是唯一一种鲨鱼会吞下及储存空气在胃部,以控制其浮潜。食物主要有硬骨鱼(包括大海鲈)、其他鲨鱼及鱼、鱿鱼、蟹及龙虾。进食通常将它的猎物整个吞下,如果猎物太大,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例如食道心脏和肝脏的损害。1它们还能自海面吸入空气、达到中性浮力的状态。

生长繁殖

沙虎鲨是卵胎生的,即母亲会怀有从卵中孵化的幼鲨。雌性有两个子宫。在子宫中的幼鲨会互相捕食,所以每次约6至9个月的妊娠期都只会有2至4头幼鲨出生,出生后的幼鲨已有优越的猎食本能。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内同类相食,使它们在接近灭绝的情况下仍很难大幅增加数目。故此有科学家计划替沙虎鲨进行人工受孕及孵化幼鲨,以增加它们的数目。另一项计划则是从子宫中取出幼鲨的胚胎,以避免同类相食,并进行人工妊娠。1

分布范围

沙虎鲨现正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1

种群现状

沙虎鲨的数量在近几十年急速的减少,尤其在1960及1970年代。经过达20年的保育后,其数目仍然在减少,在东澳洲就只余400至500头沙虎鲨。不过有些科学家就认为计算沙虎鲨数量的方法有所限制,有指自1984年起,沙虎鲨的数目已经回升至1000、2000或6000头不等。 每年有超过一百万头鲨鱼被杀,包括因海上捞网、副渔获、复仇、防鲨网、商业及消闲活动、浮潜打鱼等而被杀。但有指由于沙虎鲨是受保护的物种,浮潜打鱼等应该对其没有影响。主要原因是副渔获及商业活动。加上沙虎鲨的迟熟及低生殖率,使问题更为恶化。防鲨网不幸的亦造成过百头沙虎鲨的死亡。另一种危害是来自沙虎鲨的鳍,在被捕获后,它们往往被割去鱼鳍作为鱼翅,然后放回海里,任其自灭。这种方法在很多国家都是被禁止的。3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