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椭圆,成体背甲长20~24cm。体质量0.7~2.5 kg。幼体长宽约相等,成体长大于宽;背中央脊棱幼体极明显,随年龄增长而不显;背甲后缘锯齿状,幼体尤为显著。腹甲较窄,前端平切或圆出,后端有3缺凹:胸盾和腹盾、背甲和腹甲之间有韧带连接。腹甲全黑,腹甲每一盾片上隐约可见放射状花纹,背甲一般为棕褐色,盾片的放射纹往往不清晰。头、颈、4肢肉色大多红色,也有黄色或白色。雄龟尾粗长,泄殖腔孔距背甲后部边缘较远;雌龟尾细短,泄殖腔孔距背甲后部边缘较近。1
齿缘龟喜夜晚活动、觅食。当水温为22C左右时,能正常吃食、爬动,水温15℃左右时冬眠。长期处于水温5℃左右的环境中能正常冬眠,若低于5℃则冬眠,且有冻伤和死亡的危险。杂食性,尤喜食虾、瘦猪肉等。齿缘龟性情温和、害羞,不主动攻击其他龟类。2
生长繁殖齿缘龟野外生殖习性。人工饲养下,每年5月和8—11月均有产卵现象,每次1—2枚。卵短椭圆形,短径29.8毫米,长径58.1毫米,重37.2克。或一次产卵2—4枚,卵径57mm×30mm大小不等,在自然条件下,齿缘龟性成熟年龄为5 周年以上。在人工控温养殖的条件下,3周龄有部分达性成熟,正产年龄须达35 d龄以上。每年4-8月为产卵期,年产1~2次,每次2~6枚。卵子呈长椭圆形,中间有一白色环状带的是受精卵,可以用来孵化,卵重一般为15.0~35.0 g。1
印度东北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云南南部与广西等地。
濒危程度齿缘龟分类地位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龟鳖目,淡水龟科,齿缘龟属,国内产于广西、云南,国外在东南亚有分布。齿缘龟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被列为濒危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鼓励合法驯养繁殖养殖。1
亲龟池的建造 亲龟池一般为长方形,面积一般为5.0~20.0 m2放亲龟3~5只,每20只亲龟配1.0 m2的产卵场。池高一般为0.8 m,在30 cm处留水位口,以保持水位在0.3 m以下。配备进排水系统。在池的中央,每20只亲龟做一个0.1 m2的食台。亲龟池建在室外的,一般用砖彻墙,表面贴瓷砖。并在池上方覆盖遮阳网。建在室内的,一般用PVC板或铝板焊接做成。
亲龟的选留 从健康的野生龟中选留,要求体质量在800.0 g以上,无伤残,雄龟和雌龟比为1∶4。也可从野生龟做亲本的子一代的健康商品龟中选留,要求年龄在6周年以上、体质量在1 000.0 g以上,无伤残。雄龟和雌龟必须从不同种群中选留,比例是1∶4。
亲龟入池 亲龟入池前先用碘类消毒剂对亲龟池和食台、产卵场进行全面消毒,浓度是5 g/m3。亲龟用3%盐水浸泡10 min,再用浓度为10 g/ m3的病毒净浸泡消毒15 min后放入池中饲养。
饲料的选配与投喂 用20%的粉状甲鱼配合饲料搭配80%的新鲜鱼虾肉糜,另添加1%的甲鱼多维或多糖键壮素等搅拌成团。亦可用4号膨化颗粒石龟专用料,放入甲鱼多维水中浸泡10 min。按以上方法准备饲料,按龟总体质量的1%确定1 d的投喂量,每天1次,下午6:00投喂为好。
产卵 每年的4-8月是亲龟产卵期,在营养足够、环境适合的情况下,每只雌龟年可产卵4~8枚,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收卵孵化 每天下午6:00到产卵沙场翻沙收卵。龟卵中间有一明显白带(圈)的为受精卵,否则是不受精卵。将受精卵成排横放在孵化托中孵化。孵化托可用木板钉做或用塑料托或海棉箱。托内放6 cm厚的孵化介质中,经常喷水保持介质的相对湿度为80%。单层孵化。可采用自然温度孵化或人工控温孵化。人工控温孵化温度可恒定在28~30℃。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高等都易造成胚胎发育不良或死胎。 3.7 出壳 环境温度28~30℃,孵化80 d可出壳。 4 种苗培育技术 4.1 稚龟培育 体质量50.0 g以内的个体称为稚龟,此阶段一般在直径为60 cm的塑料盆内培育。每盆可育30只,水位3 cm,在盆中央用石块设一小饭碗般大的小食台。饲料:稚甲(幼甲)料或鱼虾碎肉或50%鱼虾碎肉搭配49%的稚甲(幼甲)料添加1%的甲鱼多维等。每天早晚喂1次,培育60 d体质量可达50.0 g,可转入幼龟培育段.
幼龟培育 体质量50.0~250.0 g的体称作幼龟。此阶段一般用较大的托或水泥池来培育。托、池中央设一直径为15 cm的圆型食台。每m2可培育50只,饲料配方和投喂方法同稚龟。
水质管理 投喂前先换水,用同温度的水冲洗干净后加同温度的水至池水深3 cm即开始投喂,2 h后清理残饵,排掉污水,清洗干净后再注入同温度的新水进行培育。
成龟养殖技术
成龟池的建造 室外水泥池除了不配产卵砂场,其它与亲龟池一样。室内的用PVC板或铝板焊接制做,按室内情况可做成多层的养殖箱,配备进排水系统、照明、控温和食台等设施。
龟种入池 用浓度为10 g/m3的病毒净消毒10 min后放入成龟池饲养。
饲料的选配 成龟饲料配方是:80%的新鲜鱼虾肉糜(经绞肉机绞碎)搭配19%的甲鱼配合粉料,添加1%的甲鱼多维等。
投喂技术 按以上配方,按龟总体质量的3%确定1 d的投喂量,每天1次,下午6:00投喂为好。
水质管理 同幼龟。1
1、急、慢性肺炎
危害规格:各种规格。
主要症状:鼻孔被粘液堵塞,常张嘴呼吸、吐泡沫、有啰音,同时单眼或双眼发白突出,往往误诊为白眼病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是目前最难治疗、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龟病。
患病原因:(1)龟苗质量差;
(2)环境突变、应激等,抵抗力下降,先患感冒,后转化为肺炎。
预防技术:(1)选购优质龟苗。特别避免选购近亲繁和五年以下亲龟产的苗;
(2)防止养殖环境温度突变,预防感冒;
(3)饲料中常加喂多糖健壮素以提高抵抗力。
治疗技术:早期:用浓度20克/米3黄金败毒液+2克/米3氟苯尼考+2克/米3病毒灵,全池泼洒(浸泡),连续5天~8天。中晚期:每公斤龟体重肌肉注射敏感头孢0.1克 +生理葡糖.1毫升,连续5天,同时按早期方法浸泡。
2、急、慢性肠炎
危害规格:各种规格。
主要症状:减、停食,拉稀,严重时带血,肛门红肿。
患病原因:(1)饲料被细菌感染、变质;
(2)水体恶化;
(3)消化不良。
预防技术:(1)保证饲料新鲜.:冰冻鱼虾要注意是否变质,配合饲料是否在保质期内;
(2)水质清新,每天换水两次以上;
(3)控制投喂量,以八成饱为适。经常加喂“开胃消食素”以键胃。
治疗技术:对还能摄食的龟,每公斤饲料添加20%含量的“氟苯尼考”0.2克,连喂
5天~8天。对已停食的龟,用10克/米3氟苯尼考液强行灌喂,每天三次,连续5天~8天。
3、烂甲烂身
危害规格:各种规格龟。
主要症状:背壳、脚趾、颈部、头部等部位溃烂。
患病原因:(1)水体恶化;
(2)体表受伤。
预防技术:(1)保水体清新;
(2)及时处理受伤龟。
治疗技术:用浓度10克/米3甲鱼铵碘浸泡消毒,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连续4天~6天。3
目前,齿缘龟刚引起业内人士重视,养殖所需的亲龟和种苗大多来源于野生,驯化方法不当会引起大批死亡,据笔者经验,驯化的关键技术是:
1、选购要求:选购外表无伤残、头脚伸缩自如、爬行快速、倒放地上时能迅速翻回的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买到内有钓钩、内伤严重、被注水、患有应激性疾病等根本养不活的龟的机率。
2、龟体处理:野生龟身上一般寄生大量的寄生虫,如蚂蟥等,入池前先用3%的盐水浸泡30分钟,再用浓度10克/米3甲鱼胺碘浸泡10分钟,可杀灭所有寄生虫。
3、驯养环境要求:齿缘龟属于水栖龟类,养殖的环境中,有水部分要达三份之二以上,水位以刚过背为适合。如在室外养殖,每3天换水一次,如在室内养殖,每天至少换水1次。
4、驯养温度要求:目前养殖所需齿缘龟,大多来自东南亚,那里温度较高,故购回的亲龟种龟在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使养殖环境的温度要达到10℃以上。如长期处于低温(低于10℃)会造成大批死亡。
5、驯养投喂要求:温度达20℃以上时开始摄吃,以28℃为最佳。投喂的前三天,先用浓度10克/米3的土霉素浸泡3天。每天换水换药一次。到投喂时,每公斤饲料添加2克的甲鱼多维、2克的维生素K3、1克氟苯尼考,连续10天~15天。
6、驯养时间:能正常投喂摄食20天达后,已算驯化成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