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玉米苗期病虫种类及防控措施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玉米是秋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地下害虫、灰飞虱、蓟马、棉铃虫、黏虫、二点委夜蛾等。抓住防治适期,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病虫加强防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苗期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是玉米粗缩病,该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以侵染发病,发病越早危害越重。该病主要是通过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所以对该病的防治要控制灰飞虱。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夏玉米应尽量避免与小麦套种,即使套种也要掌握好时间,小麦、玉米共生期不能超过7天。最好贴茬直播或小麦收割后灭茬抢播。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将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能够增强玉米抗病、耐病能力。药剂拌种或包衣。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4%~0.6%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5%吡虫啉悬浮剂按种子量的2%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苗期喷药杀虫。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进行防治灰飞虱,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克加水喷雾,也可选用扑虱灵、灭多威、锐劲特农药喷雾,隔3~4天一次,连喷2~3次。二、苗期虫害 主要有金针虫、灰飞虱、蓟马、棉铃虫、黏虫、二点委夜蛾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能够有效减轻害虫危害。防治蓟马、棉铃虫、黏虫,每亩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加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均匀喷雾。防治二点委夜蛾,一是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可以消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二是撒施毒饵或毒土。每亩用4~5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美曲膦酯或48%毒死蜱乳油500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基部。三是喷灌玉米根部。将喷雾器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药剂可选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周围30厘米左右害虫藏匿的地方。防治金针虫,一是撒毒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毫升加水500克,混入过筛的干细土20千克拌匀撒施后翻耕。二是药液灌根,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灌根。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齿苋、小蓟、大蓟、萹蓄、苍耳、打碗花、葎草、蓼、马唐、牛筋草等。播后苗前除草:这一时期杂草尚未出苗,是杂草防治的一个有利时期,每亩可用40%乙莠水悬浮剂或50%都阿合剂150~200毫升,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洒于地表,可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苗期除草:玉米3~5叶期每亩用4%玉农乐(烟嘧磺隆)悬浮剂80~100毫升或40%乙•莠悬浮剂100~15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进行茎叶处理。编辑:贾永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