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杨梅果蝇的防治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杨梅果蝇:属双翅目,果蝇科。果蝇是杨梅的主关键虫,分布较广泛,在杨梅果园中及其周边环境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果实,使常量下降,品质恶劣,影响果品的经济发展。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果实。在果实成熟期,该虫吮吸果汁。受害果实凹凸不平,果汁外溢,会出现落果现象,使产量下降,影响果品的商品价格。 杨梅果蝇在田间世代重叠,不易划分代数,各虫态同时并存,在气温10℃以上时,果蝇成虫出现。在气温21-25℃、湿度75%-85%条件下,一个世代历期4-7天。成虫在杨梅果实上产卵,幼虫孵化后钻入果实取食,使被害果成为蛆果,失去食用价值。从果实开展成熟至采收结束,果蝇幼虫为害逐步加剧,就不同品种而言,东魁易受果蝇危害。杨梅园是果蝇栖息的主要场所,虫源主要集中在果园住房、畜厩前后的树木、杂草丛中,以及垃圾、家畜粪便堆放处或附近的树荫下、草丛中。防治方法:①铲除园内杂草,垃圾集中堆放,暴露于阳光下,制造不利于果蝇取食、产卵的生活环境。②及时清除落果,进行集中处理,可有效降低杨梅采收期果蝇的虫口密度,以减轻危害。③适时采收,杨梅果实成熟应及时采摘,以免成熟杨梅成为果蝇产卵繁殖场所,增加虫口密度。④诱杀成虫:在杨梅未成熟时即每年4月初,提前使用成熟的油桃或香蕉,加入适量敌百虫做成诱饵,于虫源处和园内布点放置,诱杀成虫。⑤药物防治:在杨梅开始成熟时前,用90%精制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1200倍液对果蝇成虫集中活动的虫源地进行喷布防治;从杨梅采收初期开始,可用植物源农药爱禾(0.3%印楝素乳油)300-500倍液喷布,隔10天后再喷布1次。编辑:王大伟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