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茄果类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二十四)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172.什么是茄子嫁接再生栽培?茄子嫁接再生栽培是根据茄子植株具有再生能力的原理,将春季栽培的、结束收获和已进入衰老期的茄子植株截取上部果枝,促使其萌发抽生新的枝条、开花结果的栽培方法。与传统的种子育苗移栽法相比,再生栽培茄子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省工省时,略去了夏季育苗和管理工作,节省成本;二是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势强,坐果性好,产量高;三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8月下旬到9月初即可提早采收上市。再生茄子栽培技术使用范围广,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棚、早春地膜覆盖、早春露地茄子采收后期植株老化的情况下都能应用,嫁接茄子和非嫁接茄子均可进行再生栽培,但嫁接茄子的效果更好,因为其黄萎病等病害轻,植株健壮、整齐、保秧率高,剪截后发枝快,坐果率高,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对低温的适应性强,产量较高。173.如何选择再生茄子植株?怎样进行植株修剪?在日光温室、春大棚或露地的上茬茄子采收后期,选择生长状况良好、长势平衡、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进行再生处理,一般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对老茄秧进行修剪。常用的修剪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四母斗茄子采收完后,从门茄上10厘米处,将已选留的骨干枝头用修剪枝剪断,留下“Y”形老干;另一种是把植株茎部离地面10~15厘米以上的部分全部剪掉,只留下主干。“Y”形修剪比在主干基部修剪发枝多,发枝头快,第一层果也多。修剪时尽量保护地膜,以利于秋季保温保湿。修剪时要保持切面为斜面,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修剪,不要在阴天及连雨天作业,以防病菌从伤口侵入。把剪下的枝条全部带出温室、大棚或栽培地块集中处理,同时清除杂草及枯枝残叶,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修剪完毕用薄膜将剪口包好,或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伤口,也可用农用链霉素1克、80万单位青霉素1克和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克,加水调成糊状,涂于伤口处,防止病菌侵入。174.对修剪后的再生茄株应如何管理?抹芽整枝剪枝后7天左右即有幼芽萌发,并形成再生茄的新芽、嫩梢,这时要开始抹芽,这是关系到再生栽培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当新枝长到10厘米左右时,应选择健壮、饱满、长势良好的芽留下,其余的全部抹去。通常1株可萌发10~20个芽,而形成再生茄结果枝的只需4~5个,一般每株可留1~2个枝,每枝留1~2个茄子,因此,抹芽工作需进行3~4次,以后的整枝摘叶工作按常规操作进行。温光管理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茄子生长变慢,保护地栽培应在9月中旬及时扣棚膜防寒保温,防止植株受冻害,保证果实的正常生长,提高后期产量。扣棚后,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8~30℃,夜间18℃,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80%,晚上加盖草帘保湿。当外界气温很低时,可在草毡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肥水管理前茬茄子消耗了土壤中的大量养分,因此剪枝后,为了加速发出健壮新枝,要及时追肥灌水。每亩随水追施人粪尿3000~4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开花坐果期间不灌水、不追肥,尽量蹲住苗。保花保果为提高坐果率,可用生长调节剂处理花朵,防止落花。生产上可用20~30毫克防落素喷花保果。病虫害防治前期温度高,易发生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秋、冬季温度、湿度低,病害发生比早春栽培轻,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喷药,重点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适时采收再生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即可采收上市,采收宜勤,一般1~2天采收1次。随着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加大,植株生长减慢,采收时要注意看秧采果,秧弱早采,秧壮晚采。塑料大棚再生茄应在秋季严霜来临前、棚内最低气温为5℃左右时采收完毕,并及时上市;日光温室再生茄一直可采收到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175.茄子怎样施苗肥和基肥?苗肥在肥沃的床土上育苗,花芽分化快,发育完善;床土缺乏营养时,花发育迟,花器小。一般10平方米的育苗床中,可施入过筛的充分腐熟有机肥200千克,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0.5千克,也可适当加入腐熟的马粪、草炭、锯末等,均匀地撒在畦面,将畦土浅翻2~3遍,使土肥均匀。育苗时期需追施氮素化肥,如土温低,叶片发黄,可用0.2%~0.3%的尿素喷施。茄子育苗过程中,容易出现缺氮现象,提高苗床土速效氮的浓度可显著改善幼苗的生育状态,提高幼苗质量。基肥冬春季温室中栽培茄子,由于气候寒冷,增施有机肥除满足茄子的营养需要外,也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地温。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000~7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一般在整地前撒施,深翻使土肥混匀。肥料较少时,也可在耕地后穴施或条施。编辑:申红涛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温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