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有了青蒿素 离彻底消灭疟疾还远吗

中国科普博览
原创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青蒿素又名黄蒿素,是从全国常见的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其中最重要的包括疟疾的治疗。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然而,与这么庞大的患病人群和死亡率相比,疟疾的治疗进展确是举步维艰。

在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的抗疟药物奎宁曾经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约300多年的杰出贡献,但是由于人体产生了耐药性,使奎宁的抗疟作用大大降低,此外,在二战期间研究的化学合成药物氯喹也开始产生相当大的耐药性,寻找新的合理且有效的治疗疟疾的方法和药物,迫在眉睫

青蒿素的发现

国内科研人员曾经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中草药,以期寻找具有抗疟活性的药物,但是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是这些科研人员中的一员,她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方复方验方入手,走访老中医专家,搜集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包含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余种药方,结集出一册《抗疟单验方集》,从中又筛选出包括青蒿在内的640种中药抗疟方药集。

(图片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 孟杰)

在抗疟治疗药物的筛选中,当时工艺方法提取的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屠呦呦仍然锁定青蒿。她发现,青蒿素提取方法不同,药效会有很大差异,**而此后,她探索出的提取得到青蒿素的方法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所在。**2015年10月8日,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也正是因为她在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图片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 孟杰)

受到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的启发,从植物青蒿里压出青蒿汁液,汁液里很可能有“抗疟”的化学成分。反复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后,屠呦呦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认为很可能是因为“高温”的原因破坏了其中的有效成分。

据此,屠呦呦改用低沸点的溶剂乙醚来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所得青蒿的乙醚提取浓缩物确实对鼠疟的抑制效果有了显著提高。经过反复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能大幅杀灭疟原虫,疗效优于氯喹。1972年成功分离出一种无色结晶,后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至此,青蒿素正式登上疟疾治疗的舞台。

青蒿素(图片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 孟杰)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发现青蒿素对于疟疾有良好的疗效,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青蒿素结晶对141例脑型疟疾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31例被治愈。1979年中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向青蒿素研究组颁发了国家发明证书,以确认其抗疟疾疗效。

青蒿素的应用

青蒿琥酯是第一个水溶性的青蒿素衍生物,可以注射或静脉用药,适用于脑型疟及各种危重疟疾的抢救。目前临床应用的青蒿素衍生物主要包括水溶性的青蒿琥酯和脂溶性的蒿甲醚、蒿乙醚、二氢青蒿素,此外各国研究者还合成了大量的青蒿素衍生物,以期提高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抗肿瘤活性及其药动学性质。

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蒿素联合疗法是当下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青蒿素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作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者及最大生产方,中国在全球抗击疟疾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在西非的贝宁,当地民众都把中国医疗队给他们使用的这种疗效明显、价格便宜的中国药称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药”。

总之,青蒿素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没有青蒿素,地球上每年将有数百万人死于疟疾。青蒿素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研制成功的在全球唯一得到承认的药物。由于青蒿素是如此重要,被誉为“中国神药”。

屠呦呦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青蒿素类化合物的研究,青蒿素类化合物除具有抗疟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生理活性,该研究团队经过数10年的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双氢青蒿素在治疗疟疾的同时,将有望为人类治疗免疫学疾病作出新贡献。我们也期待着青蒿素在未来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刘春朝, 王玉春, 欧阳藩,等. 青蒿素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1999, 11(1):41.

谭涛, 秦宗会, 谭蓉.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 2009, 18(3):63-64.

李伟, 石崇荣. 青蒿素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03, 14(2):118-119.

张铁军, 王于方, 刘丹,等.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青蒿素——中药研究的丰碑[J]. 中草药, 2016, 47(19):3351-3361.

卢义钦. 青蒿素的发现与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 2012, 16(3):260-265.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