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气候变暖致青藏高原冻土碳释放研究获进展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原创
聚焦重大科技成果 展现最新应用与发展 挖掘成果背后的科技力量
收藏

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记者黄兴)青藏高原冻土面积达126万平方公里,积存大量有机碳,对气候产生潜在影响。科学家近期研究揭示了气候变暖对冻土碳循环的直接效应及其调控因素。

冻土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很敏感。一方面,温度上升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生态系统碳释放;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也促进土壤氮磷矿化,促进植物生长,增加生态系统碳固定。不过,学术界仍不清楚增温引起的养分变化如何调控冻土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

为解决上述科学问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研究组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的高寒沼泽化草甸这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通过连续3个生长季的野外监测,研究人员发现温度上升增加了生长季前期生态系统碳固定,但这种促进效应在生长季后期消失。

专家表示,这一现象主要与植物提前衰老引起叶片氮磷浓度下降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增温引起的植物养分变化并未增加生态系统的碳固定,反而抑制了增温对生态系统碳固定的促进效应。

据介绍,这项研究为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氮-磷交互作用提供了新视角,对理解冻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反馈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