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新发现生物标记有助诊断食物过敏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新华社东京12月23日电(记者华义)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通过检测尿液中存在的一种生物标记,可以帮助诊断食物过敏的风险。

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在有食物过敏问题实验鼠的尿液中发现了一种名为PGDM的分子,这种分子的含量与过敏症状有明显相关性。此外,在食物过敏的人类患者尿液中也发现了高浓度的这种物质。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分子是来自“肥大细胞”的代谢产物。“肥大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可引起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他们在食用某种食物后,会出现瘙痒、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日本约有120万食物过敏患者,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据介绍,目前对食物过敏的诊断需要进行皮肤点刺、口服食物激发等试验,才能判断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这个过程不仅对患者很麻烦,还需要依赖医生的丰富经验才能判断。

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的这种生物标记可用于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较高的食物过敏风险,有助开发更为快捷简单的诊断方法。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