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社会学习机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社会学习机制是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于解释人们的社会化有重要作用,人们大量社会化经验的获得,都是建立在由外部社会制约力量,替代强化及自我强化的经验基础上获得的。

观察经验社会学习机制是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班杜拉及其合作者们]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人们的社会化远不只决定于行为实践,观察学习的经验及其相关的心理机制对于人们的社会化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人仅仅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观察,就可以学习到各种行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也是说,人们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也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

外部社会制约力量传统的强化倾向的心理学理论,强调外部社会制约力量对于人们社会化过程的影响,认为个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的获得依赖于个人接受社会外部强化的直接经验。也就是说,如果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某种行为给予鼓励、褒奖和赞许,人们就倾向于保持这些行为,而当外部强化转变为批评、反对或惩罚时,人们就倾向于放弃这些行为。在这里,外部社会强化力量的作用对象,是行为者本身。

替代强化作用但是,班杜拉等人研究发现,外部社会的强化力量不仅在直接作用于行为者本人的情况下对人们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定向作用,而且在这些强化力量不是作用于本人,而是作用于与人们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人(如同辈),并且这种作用过程及其后果被人们所观察时,也会对人们产生同样或类似的定向作用。这种强化方式即为替代强化作用。实际上,人们大量社会化经验的获得,都是建立在由替代强化作为支持心理机制的观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

自我强化不仅如此,根据班杜拉的研究,不仅直接强化与替代性强化对于人们的社会化过程具有定向作用,随着人们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的标准与系统逐步形成,人们的自我强化(self reinforcement)也开始成为社会化经验中具有自我引导性质的重要机制。也就是说,自我评价能使已获得高度发展的人经常运用自我强化机制来引导自己的经验,他们会经常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当他们的行为符合于自设标准时,他们会以自己能够支配的奖励来给自己以正强化,如考试成绩优秀,自己去看电影或去歌厅轻松等。而当他们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他们也会以自我惩罚的方式来给自己以负强化,如做错事或考试失败后主动放弃应该得到的东西或罚自己去做平常不愿意做的辛苦劳动等。

自我强化机制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社会学习经验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他们一方面接受外在强化与替代性强化的影响而被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受到自我强化的影响而使社会化过程带有个性化色彩。

作用社会学习机制对于解释人们的社会化,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着主要价值。青少年 由于自主生活领域不断扩展,他们的观察学习经验也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代青少年的很多行为、。观念与行为方式不是来自于系统的教育途径,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他们所认同、崇拜的对象,也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特定的观察经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