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猫儿屎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猫儿屎,中药名。为木通科猫儿屎属植物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 (Griff.) Hook. f. et Thoms.[D. fargesii Franch.]的根或果实。植物猫儿屎,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南、云南、广西、贵州、江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肛门湿烂,阴痒,肺痨咳嗽。

别名猫瓜、鸡肠子《四川常用中草药》、猫屎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猫屎枫《湖北植物志》、水冬瓜《贵州中草药名录》、都哥杆(苗语)、羊角立、羊角子、齿果、粘连子、猫屎包(云南)、鬼指梅、八月瓜(四川),鬼指头(甘肃),小苦糖(湖北)、猫屎筒(陕西)。

入药部位根或茎。

性味味甘、辛,性平。

归经入肺、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清肺止咳。

主治风湿痹痛,肛门湿烂,阴痒,肺痨咳嗽。

相关配伍1、治风湿关节痛,猫儿屎根、常青藤各60g。泡酒服,每日2次。(《四川中药志》1982年)

2、治肺痨咳嗽,猫儿屎根30g,竹林霄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3、治裂口(皮肤皲裂),猫儿屎果煨水,取浓汁搽患处。(《贵州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取浓汁搽患处。

炮制采集加工:根,四时均可采挖,洗净,晒干;果实,夏、秋季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猫儿屎,矮杞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7m。茎直立,坚实,分枝少,树皮灰褐色,枝黄绿色至灰绿色,稍被白粉,枝具明显的纵向棕褐色皮孔,髓部松泡,约占直径的一半。冬芽倒卵形,长1-2cm,外面有两枚平滑的鳞片。叶着生茎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60-70cm;总叶柄长20cm,无托叶;小叶13-25处,倒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3cm,宽3-6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偏斜,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微被细柔毛,全缘,中脉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凹陷,侧脉7-8对;小叶柄长1cm,基部略带紫红色。圆锥花序顶生,杂性异株,萼片6,两轮排列,长2-3cm,淡绿或黄绿色,披针形,花瓣缺;雄花有雄蕊6,合成单体,药隔角状突出,退化心皮残存;雌花具6个不育雄蕊,心皮3,线状长圆形。蓇葖果,微弯曲,长5-10cm,幼时绿色或黄绿色,成熟后变蓝紫色,果皮变肉质,具白粉,富含白瓤。种子30-40,扁平,长圆形,长约1cm,黑色,有光泽。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生于阴坡、灌丛、林下或沟边,性喜阴湿。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1、《贵州草药》:“清肺止咳,祛风除湿润燥。治肺痨咳嗽,风湿关节痛。”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肛门烂,阴痒,疝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