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药物重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药物重整(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简称Med-Rec),根据卫生保健组织认证联合会( the Joint Commission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简称联合会) 的定义,是指获得每个病人当前完整准确的院外用药清单,比较目前正在应用的所有药物与入院前及转科前药物医嘱是否一致或合理的规范化过程,包括药品名称、剂量、频次及给药途径等; 涵盖的药物不仅包括处方药,还包括非处方药(OTC) 、草药、疫苗、诊断和对比剂、替代治疗药物( 如天然药物) 、放射药物、血液制品、保健品等。

药物重整,旨在最大限度的实现“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这个首要目标,实现药物治疗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减少临床用药差错和药品不良反应。药物重整的作用。

1.发展历史

药物重整最早由Pronovost 等于2003 年提出; 2004年,麦迪逊患者安全协作组织( the Madison Patient Safety Collaborative,MPSC) 成立了第一个药物重整小组; 2005 年JCAHO将药物重整列为“全民患者安全目标”之一; 2006 年JCAHO对其认证医院强制实施药物重整; 2007 年药物重整成为美国医院认证的条件。在此期间,很多机构和组织摸索实施药物重整有效方法,2011 年6月,经广泛调查和修订后,这一目标较之前更易在临床实施。

目前,在欧美,药物重整已成为临床药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已成为美国、加拿大、荷兰、新加坡国家推荐甚至强制实行的规范化工作,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 System Pharmacists ASHP) 的调查显示,2008年美国有67. 7% 的医疗机构实施了药物重整制度,预计到2015 年, 90%以上的医疗机构会实施药物重整制度。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药物重整服务模式已经纳入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并设立重整专用程序,患者是否实施药物重整以及实施的质量会记录在数据库里,作为下医嘱的依据和评估医师的指标。在大陆,药物重整起步较晚、受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常态化、强制性工作,国内相关文献较少,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经验及成熟服务模式,很多药师只是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在少数病人中试点实施,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完善服务模式。

2. 药物重整的作用

2.1 减少药疗偏差,保障用药安全

药物重整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收集患者完整准确的用药史,经多方共同合作实施全面正确的药物重整,提前识别并解决这些用药不一致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药疗偏差。

2.2 保障药物治疗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ASHP 鼓励医院及各种医疗机构,通过多组织跨学科合作实施药物重整服务,以保障患者照顾的准确性和连续性。药物重整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无缝的药学服务模式,特别是从药物重整的作用。

2.3 节约医疗成本

药物重整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优势: 医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重整制度后,虽然每年需新增药师相关费用35 000美元、但却可节省不良事件相关费用150 000 美元。药师主导的药物重整可增加2. 2QALYs ( Quality adjusted lifeyears,质量调整生命年) ,减少药物相关费用约3 002 英镑。在重整方式上,研究显示,HIS系统联合其他药物重整措施可大大提高成本-效益。可见,药物重整在保障药物安全有效的同时,也达到了为长期住院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的目标,符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新医改方向。

3.药物重整的内容与方法

3. 1 重整对象

理论上,凡是具有发生用药不一致风险者都应普遍实施药物重整,尤其是新入院患者。而实际上,由于药物重整的过程非常复杂,在普遍实施的基础上应关注重点人群。

3.2 重整实施者

目前美国药物重整的实施者,正在逐渐由过去的医生护士向临床药师转变。临床药师是药物治疗的专家,具有深厚的药学背景和全面的药学知识,可以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及最佳的用药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干预并修正,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和恶化; 在医疗转换截点,临床药师还可通过实施用药教育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通过治疗药物监测等手段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实践显示,由药师承担此项可以明显降低药疗偏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获得更准确的用药信息。临床药师有能力成为药物重整跨学科、多领域合作的领导者,保障其顺利实施。

3.3 重整时间

采集患者用药史最佳时间即为患者入院和转科后24 h内,这样获得的用药史更加准确和详细,方便及时调查和补充,在患者入院次日即可实现药物重整,及时避免或纠正用药不一致行为。Forster 等研究发现,患者从医院转回家庭治疗后,每5人中有1 人会发生不良事件,其中大多数是可预防或改善的,由此可见,出院时的药物重整也是非常必要的,可在患者出院前1 d 实施药物重整,若患者下午出院,也可选择在当天上午实施。

3.4 重整方法

不同机构和医院之间药物重整的方法不同,总的来说药物重整是一个综合的收集、核实、比较和分享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3.4.1 收集用药史,是药物重整的基础通过问诊患者或家属、电话咨询患者的全科医生或社区药师、查看自带药品或既往调剂记录等方式获得患者用药清单。

3.4.2 重整药物和医嘱清单,是药物重整的关键获得清单后,与目前药物医嘱对比,发现其中药物不一致后与医生交流,确定其是否为非故意的不一致行为,进而根据患者此次治疗需要,对药物进行重整。

3.4.3 分享这个完整的清单,是药物重整的结果患者出院时,临床药师将重整后的最佳出院药品清单( a best possible medication discharge list,BPMDL) 交予患者,清单内容包含继续使用药物、增加药物、停止药物及在院调整药物,还包含出院后恢复药物及新开药物等,并注明药物的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及适应证等。

药物重整自2003 年提出,至今不过十几年时间,在实施人员、方法、流程、结果评价指标等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善。临床药师通过药物重整,更好的为患者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