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时间错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含义

时间错觉(time illusion)对时间的不正确的知觉。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时间有时长估有时短估。活动内容丰富,时间估计偏短;活动内容单调,时间估计偏长。情绪愉快时,时间估计偏短;情绪不佳时,时间估计偏长。期待愉快的事情时,觉得时间过得慢,时间估计偏长;希望不愉快的事情不要来临时,觉得时间过得快,时间估计偏短。人们的时间知觉具有个别差异,并且误差明显,容易发生对时间长估或短估的现象,儿童更为显著。

产生原因时间错觉是对时间的不正确认知。包括对时间延续性、时间的新近性、时间的系列位置、时距的判断错误等。

形成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由于神经生理上的某种局限,几何图形错觉大多如此;有的是因为受参考线索的变化影响,如月亮初升时人们不自觉的以熟悉物如山峦、树木为参照背景,知觉起来比在半空中没有这些参照时大;有的是因为过去经验的错误运用,如在形重错觉中,手提500克棉花觉得比500克铁重,因为按经验体积大往往重量就高。有的是受情绪状态的影响,如时间错觉的例子。此外,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会产生更严重的错觉,如某些精神病人会把灯影看成是怪物。2

解释理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和幻觉的区别在于,它是对现存对象的反映,尽管是不正确的,却是合乎常规的,可在不同的观察者身上见到的正常的、较一致的现象。生理和心理的原因都可以引起错觉。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由各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实现。如果同一分析器内部的相互作用不协调或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受到限制,提供的信号不一致,当前的情景又跟过去经验相矛盾或者思维推理上有错误等,都可能形成错觉,各种知觉中都存在着错觉现象,其中视错觉最明显。

时间错觉是错觉中的一种形式,其解释理论主要有:

(1)眼动说。因扫视图形时周围轮廓的影响而改变眼动方向和范围,造成刺激信息取样误差。

(2)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说。人们没有依据提供的深度线索进行认知,误用知觉恒常性而造成错觉。

(3)神经抑制作用说。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促使轮廓发生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