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视现象
①当飞行员在飞行中受到比较大的正加速度作用时,眼睛会感到发黑,看东西模模糊糊,甚至什么也看不见,这就是黑视。黑视也是晕厥的先兆,对飞行安全危害较大。据统计,发现引起黑视的加速度,最低值是2.9G,最高值达9.1G,大多数人在5G左右。实际飞行中:当快速拉杆时机头迅速上仰并形成正过载,此时飞行员头部的血液迅速向下肢流动并造成脑部大量失血,飞行员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当过载结束一段时间后飞行员的视力才会恢复正常。如果过载很大,脑部失血过多甚至会让飞行员短暂失意、失能甚至昏厥从而导致机毁人亡的惨祸;如果正加速度过大飞行员的眼球甚至会被拉出眼框、或者造成脑出血致使飞行员失能最终机毁人亡。可以说,飞行过载是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因素之一。1
②人在蹲着的时候,下肢呈屈曲状态。这时下肢的血管受到挤压,血液不容易往下肢流动,下肢就会处于轻微缺血状态,时间长了还会感觉麻木。当久蹲后突然站起时,下肢血管一下子恢复畅通,就像猛然打开了闸门,血液会大量地往下肢涌去。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血液量是一定的,大量的血液涌向下肢,这样一来,头部的血液就不够用了,大脑也就一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的供应,所以大部分人就会出现黑视的现象。
③为了冲出大气层,宇宙飞船必须加速度运行。如果航天员不具备良好的加速度耐力,飞船一飞冲天时,由于血流急剧涌向下肢,航天员会发生脑缺血导致黑视。
降低黑视出现的方法飞行员经过体能训练可以忍耐较高的过载量,从而降低飞行黑视出现的频次。主要原理是通过各种器械练习提高飞行人员的肌肉、心肺和骨骼的质量,改善人体机能,抗击黑视。
降低黑视出现的体能训练:
仰卧起坐训练通过仰卧起坐的训练可以增强飞行人员要腹肌收缩能力,提高肌肉群对血液收缩控制的能力。延长过载状态下血液在身体的通畅循环时间,最大限度延迟黑视出现的时间。因为正常人肌肉占体重的35%到40%,通过训练可提高到45%到55%,肌肉纤维增粗增大,使肌肉更丰满、发达、结实,能够承受较大的加速度负荷。其原理是,在飞机进行急转弯小半径盘旋,垂直筋斗,俯冲跃升等超负荷加速度飞行时,G值加大,飞行员全身肌肉维持紧张收缩的状态。腹内压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六到八倍,可有效防止血液惯性下流,避免脑组织因缺血而缺氧。特别是肌肉越发达,收缩力越强的飞行员。对这个状态的控制就越强,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抗荷耐力越强,能够减轻或减少黑视现象。
中长跑训练中长跑训练能增强飞行员心肺功能,增强肺活量,能够在飞机过载状态下为飞行员补充更多的氧气,进而增加血红细胞在身体的活动能力。因为在高空飞行中人的需要量倍增,一个G值的耗氧量为269ml每分钟,5个G值时增加到415ml每分钟。这时如果氧气不足,就会使身体内各器官代谢缓慢,酸性产物增多,严重影响器官功能容易出现黑视。实验表明,长期进行中长跑训练的飞行员肺活量普遍增大,在遇到高空缺氧时可以延长维持时间,供给全身充足的氧气,维持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正常运行,从而避免黑视发生。
跳绳训练跳绳运动可以使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由于肌肉的这种张力的存在,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里层的松质在分布上适应肌肉的拉力和压力作用,进一步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使附着处的骨突增大,使骨质更加坚固,能够承担更大的负荷,提高骨骼对抗折断,弯曲,压缩,拉长和扭转等方面的机械性性能。更为重要的是跳绳过程中,由于身体各个关节不断发生弯曲活动,能够刺激骨与骨之间的关节保持良好的灵活性,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
作为一项比较普遍的有氧运动,跳绳引进飞行员的体能训练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增强飞行员的骨骼韧度。在大负荷运动时,如果骨骼发育不正常,很难承受几倍于体重的压力,特别是骨骼脆,易变形的人员在飞机处于向上加速度状态时,面对强力的冲击和过载力,会造成骨骼破裂,更加无法抵抗发生黑视造成的影响。由于飞行员的身体大多处于发育停止阶段,无法做到像青少年那样得借助饮食补充骨密度和韧度。跳绳训练是飞行员有效提高身体韧度的方法。身体的灵活性和韧度提高了,就可以在飞机过载状态下使身体以柔和姿态应对抗击,而非以硬抗硬,从而为身体调整血液循环状态赢取时间,有效对抗黑视发生。
结论:
合理的体能训练要求正确的训练方法,标准的动作要领,适当的时间掌控。在日常训练中加强仰卧起坐、中长跑和跳绳等训练,通过合理的安排,都能够促进飞行人员相应身体能力的提高。在对抗黑视的生成和降低黑视的影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
穿戴抗荷服抗荷服,是飞行员腹部和下肢加压以提高抗正过载能力的个体防护装备,又称抗荷裤。
当飞机正加速度超过1.75~2g时,由发动机压气机或其他气源引来的气体,经抗荷调压器向抗荷服的气囊充气,气囊膨胀,拉紧衣面,对腹部和下肢施加压力。这种对抗压力能阻止血液在正过载作用下向下半身转移,从而保证头部的循环血量,防止了脑供血不足。对抗压力还可防止隔肌向下位移。抗荷服能提高飞行员1.2~1.6g的正过载耐力,防止黑视的发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