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目的

1.利于及时了解并掌握热源、热网你给的参数与运行状况。通过热源及热力站的远传仪表,可随时地在中央控制中心异地监视系统各个位置的温度、压力、流量与热量的状况,便于管理。

2.利于节能降耗。一方面是对热网参数做出调整,减少水力失调,冷热不均;另一方面是匹配热量、按需供热。现在的集中供热系统往往是巨大复杂的,对于失调现象的消除需在正确的调解方案指导下,在集中指挥下,在供热阶段的各个时期均要进行反复多次调整工作的结果,而不是仅在系统投入前仅对各站进行一次调节就能解决问题的。在采暖季节里,室外参数是变化的,由于建筑的热惰性造成在供热时反映在温度上的滞后性以及按人的作息规律如何实现人性化供热等均对按需供热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条件下,这些工作对于技术人员是不可能完成的。

3.利于实现减员增效。在自控的帮助下,供热企业甚至可以取消本企业维修人员,将供热系统的维护、保养等工作转由社会专业的安装公司来承担。

4.利于及时发现故障,确保供热安全。

5.利于建立运行档案,形成企业信息,实现量化管理。将运行的数据形成数据库,便于查询、分析与总结。

组成介绍可以根据供热系统的组成将集中供热系统的自控分为热源部分、管网及中继泵站、热力子站部分。这几部分并不是在孤立的运行,而是相互结合构成的联动系统。典型集中供热自控系统包括一个调度中心、通信网络平台、热力子站控制系统。

1.调度中心:一般包括计算机及网络通信设备,计算机包括操作员站、网络发布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

2.通信网络平台:是连接调度中心和子站控制系统的桥梁,通信网络的选择主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通信距离、施工难度、初期投入成本、以后运营成本等,选取一个切合实际的通信网络。

3.热力子站控制系统:包括热力站控制器、管网数据控制器、中继站控制器、热源控制器、热计量控制器。1下图为换热站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