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摄氏温度的由来
它最初是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于1742年提出的,其后历经改进。摄氏温度现已纳入国际单位制(SI)。T(K)=t(℃)+273.15,T为绝对温度。
温度刻度划分法的由来测量温度的最早仪器是伽利略大约在1592年发明的气体测温器.‘它的构造是:把一个带有一根长卒颈的大玻璃球状物颠倒过来,抽在一个装有着色的水或者其它液体的碗里公使一些空气从球状物中排出,从而使液体在颈里上升一小段距离.温度变化时,球状玻璃容器中的空气就膨胀或收缩,长窄颈中液体的高度就随之下降或上升.那时,由于温度概念还不很明确,也没有确宁测量方法的标度和读数,采用单个测温器又不易比较温度的高低,而且,由于大气压强的改变,即使用相同的仪器,多次测量也会得到不同的读数. 掖体装在玻璃管里的温度计,是大约在1650年由托斯卡纳大公爵费迪南德二世发明的。在这个温度计中,用作显示的液体(酒精)被封闭在一端有一个球状物的毛细玻璃管里.这种形式的温度计一直持续于现代.普通体温计就是用这种方法制造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测量,温度计必须带有刻度.最初设想是选择一个的标准刻度。但是,假如液体的成分不同,那么,不同仪器的读数就没有比较的依据;稍后一些,就有用两个固定参考点来划分温度计刻度的方法,这个困难就解决了.当时,刻度是这样划分的:先记下液体在两个参考(温度)点相应体积的位置,在这两个参考标记之间的温度代表段均等分,每份代表一度。
摄氏度与华氏度换算摄氏度×9/5+32=华氏度
例如在摄氏度(35)度是,华氏度的值恰好比摄氏度的值大60.
摄氏度与华氏度区别刻度划分区别1714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制定了华氏温标,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 ℉,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标,用符号F表示,这就是华氏温度
摄氏温标以水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和水蒸气之间达到平衡的温度)为 100度和冰点(标准大气压下冰和被空气饱和的水之间达到平衡的温度)为零度作为温标的两个固定点。把水沸点与冰点之间的汞柱的高度差等分为100格,1格对应于1度
这两种温标的区别在于单位长度的温度变化不一样,且对同一事物的初始温度的定义不同。1
温度计标识区别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一般我们量体温的体温计大部分装的是水银,因为水银对冷、热的感应比较精确。2
温度计左上方的“℃”表示温度计左边的刻度是摄氏度;右上方的“F”表示温度计右边的刻度是华氏度.摄氏度与华氏度都是计量温度的单位.我国通常使用摄氏度计量温度,比0摄氏度高的温度通常称为零上摄氏
度,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通常称为零下摄氏度.“0____”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3
国家引用我国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一般使用摄氏度,而较少使用华氏度。美国和其他一些英语国家则使用华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