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沿海渔业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沿海地区是指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11个省(市、区),其渔业的发展对我国渔业的总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沿海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我国渔业的主要产区,保持经济和渔业的双增长是沿海地区面临的共同目标;如何有效充分地利用渔业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渔业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每个省(市、区)面临的共同问题。1

特征沿海渔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以水域为基地,以具有再生性的水产经济动植物资源为对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初级产品具鲜活、易变腐和商品性的特点。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为世界提供总消费量的6%,动物性蛋白质消费量的24%,还可以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为食品、医药、化工工业提供重要原料。中国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辽阔的大陆架和滩涂,有20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水域,10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动植物,发展渔业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广阔前景。1

面临的问题主要问题我国沿海渔业资源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近海捕捞强度过大,渔业资源渐趋枯竭。在自然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捕捞就能增产无疑刺激和推动了单一狩猎的海洋渔业产业增长模式,最终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无序,造成结构单一、生产率下降、资源衰退、种群退化,无法实现海洋渔业的持久发展。这种以捕捞为主的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模式,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沿海一些主要的传统经济鱼类。如舟山群岛的大、小黄鱼和墨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已难形成渔汛,带鱼也趋于小型化、低档化。。

随着近海环境污染和海洋开发的发展,海洋生态问题严重。渤海、东海、黄海近岸海域都不同程度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污染,其中陆源污染占整个海洋污染的80%,船舶污染占15%,海水养殖、海洋矿藏开发造成的污染占5%[7]。污染造成的后果是海水富营养化,诱发赤潮。河口、海湾地区污染更为严重,如大连湾沿岸有70多处排污口,每年排放污水3亿多吨,污染物质10万多吨,海水含油量超过规定标准25倍, 其他污染物质超标7至76倍,海珍品濒于绝迹。上海每年约有20亿吨污水排入杭州湾、长江口,其中西区市政综合排污口附近形成宽300~500米、 长7千米的黑水带,渔场已彻底破坏,南区海水中的大肠杆菌超过国家标准1万倍。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围垦、盲目筑坝、乱挖珊瑚礁、滥伐红树林等,使许多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发生海水倒灌,沿海湿地破坏严重,我国原有5万多平方公里红树林,由于大规模围滩造田和肆意砍伐,目前仅存1.6万多平方公里;整个海南岛沿岸的珊瑚礁也已被破坏了80%左右。

资源管理问题(1) 现行的渔业生产管理,特别是群众渔业管理,欠缺统一协调、交流、管理困难。这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建议生产主管部门加强领导和服务,指挥和协调,让渔业生产信息和技术经验共享,提高渔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完善渔业股份合作制。

(2) 渔政管理方面,除了渔业法规本身不够完善,有待健全外,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① 渔业立法滞后于社会发展和渔区改革进程。现行的《渔业法》随渔业经济改革的深化,经营体制的转变,越来越显得不够完善,有待修改。

② 渔业执法难,对于违规渔船或生产单位,执法处理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另一方面,渔政管理方法有待于改进。例如,对于违规渔船,罚款了事,违规渔船还照常作业,难以根本上解决渔业资源保护问题。再如,我国的渔政执法多数在海上,陆上只有检查冷库之类的执法,对于码头执法检查及水产市场执法检查几乎是空白。建议不但在海上堵住违规源,而且须在水产码头和交易市场里禁止卖违规渔获物,提高渔业资源管理效率。

③ 渔政管理手段落后,不但执法队伍力量不足,而且设备落后,降低渔政管理效率。对于违规罚金,应该提留一定的比例用于改善渔政管理手段,提高效率。

④ 渔政队伍的文化和法律素质相对较低 建议对现有的渔政员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同时,建议积极任用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人才。加强渔业资源的调查和管理,使渔业经济可持续地高效发展。有了渔业资源的连续长期正常的全面调查,我们才能摸清海洋的渔业资源状况,及变化动态,进行生产和管理才能有科学依据。而通过渔业资源有效管理,才能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渔业经济步人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沿海渔业评价体系渔业经济效应指标渔业生产的经济效应是指渔业的投资活动所带来的有用经济成果,包括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生产能力、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取得的财务收益等,它是产业投资结构效益的核心内容。设置渔业总产值增长率、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增长率、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增长率、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渔业劳动生产率这6个指标来反映渔业的经济效应。

1.渔业总产值增长率渔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一定时期捕捞养殖水产品的总产值,其增长率反映了渔业生产的产值变化情况。渔业总产值增长率=(本期渔业总产值一上期渔业总产值),上期渔业总产值

2.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增长率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是指水产系统内从事水产加工、船舶机械仪器制造、渔用绳网制造等工业生产和从事渔港、养殖池等工程建筑施工活动的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所提供的全部产值之和,包括工业总产值和建筑业总产值2个部分,其增长率反映渔业生产对工业和建筑业的影响程度。

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增长率=(本期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一上期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上期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

3.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增长率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是指水产系统内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和单位从事渔业产品流通、为渔业生产及人员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价值之和,其增长率反映渔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程度。

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增长率=(本期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一上期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上期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

4.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水产品的出口额反映水产品生产对经济的贡献,其增长率反映渔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变化情况。

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本期水产品出口额一上期水产品出口额),上期水产品出口额。

5.渔业同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渔业经济产值的增加额。

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新增渔业经济产值/同期同定资产投资额

6.渔业劳动生产率它是指渔业从业人员平均每人每年创造的渔业经济总值,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活劳动产生的经济效益。

渔业劳动生产率(%)=渔业经济年均总产值/同期渔业劳动力×100

社会效应指标渔业生产的社会效应是指渔业生产后果对社会需求,尤其是对渔业、渔民及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产生相应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也就是说,不仅要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也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增加渔业产业的投资,发展国民经济,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社会效应也是渔业产业投资效应评价的重要内容。为此,设置反映渔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投资对社会就业的拉动2个指标,其中渔民生活质量提高指标包括农村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渔民劳均收入增长率和渔业劳动力参与率3个指标,投资对就业的拉动包括每万元投资新增就业人数、投资就业增长弹性2个指标。

1.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渔民人均纯收入是指渔民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扣除所发生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其增长率反映的是渔民在扣除各种费用支出后的平均收入增长水平。渔民人均纯收入=(总收入一各种费用支出)/家庭人口数;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本期渔民人均纯收人一上期渔民人均纯收入)/上期渔民人均纯收入。

2.渔民劳均收入增长率渔民劳均收入是指凡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时间全年累计达到或超过3个月,且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渔业劳动者的年收入,其增长率反映了渔业劳动力的年平均收入提高速度。

渔民劳均纯收入增长率=(本期渔民劳均纯收入一上期渔民劳均纯收入)/上期渔民劳均纯收入。

3.渔业劳动力参与率它是指渔民家庭劳动者参与渔业生产的人数,短期内反映了渔民家庭参与渔业生产的积极性。渔业劳动力参与率=渔业劳动力总数/同期渔业人口总数。

4.每万元投资新增就业人数它是指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而新增的就业人数。

每万元投资新增就业人数=(本期就业人数一上期就业人数)/本期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5.投资就业增长弹性它是指从业人员增长率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比。

投资就业增长弹性=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