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微表情谎言识别技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微表情谎言识别技术即基于微表情的谎言识别技术。通过识别持续时间非常短的微表情以确定受测者是否正在撒谎。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与谎言的识别能力称正相关。微表情谎言识别能力可通过使用微表情训练工具练习加强。

微表情研究主要围绕人的非言语线索探究被研究者的心理。微表情是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脸部肌肉组织做出的细小表情。埃克曼(Ekman)是研究微表情的先驱,他认为人除了拥有普通表情,还存在着两种常常难以被察觉的表情:一种是弱表情,其强度非常低;另一种是微表情,其持续时间非常短。1969念,埃克曼和弗里森在研究中发现了微表情。他们通过分析一段抑郁症患者自杀前的视频发现了该患者在关于未来计划时表现出的一个非常痛苦的表情,其持续时间非常短,埃克曼和弗里森称其为微表情。微表情是几种基本表情状态的缩影,目前通常认为它的持续时间为1/25~1/5秒。

微表情被认为与自我防御机制有关,表达了被压抑的情绪。微表情往往在人们撒谎时出现,表达了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实情感;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动作,与撒谎行为密切相关。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与谎言的识别能力称正相关。埃克曼和弗里森研制了短暂表情识别测验(brief affect recognition test, BART)。被试经过辨认该系统快速呈现的一些表情图片来培养其微表情识别能力。

由于微表情不受意识控制,所以它很难为人们所察觉。为了提高微表情识别的能力,埃克曼研制出第一个微表情训练工具(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 METT)。该工具可以在短期内将识别能力提高30%~40%。

微表情研究在近十年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其识别工具和训练工具也在逐渐发展,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局限在于它出现的速度很快,人工识别有很大的困难,可靠性也无法保证,因此,想要将微表情应用于谎言识别,必须构造能够识别微表情的自动谎言识别系统。但这种系统对程序的精确性和灵活性的要求都很高,而且系统应用的花文化一致性也有待验证。

基于微表情的谎言识别技术应用广泛,从谎言识别准确性的研究到如何提高谎言的识别能力研究,在临床、国家安全、司法领域都有着可观的应用前景。这种基于非语言线索的自动谎言识别系统也应该是未来测谎研究的发展方向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殷晓莉 - 儿童心理专家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