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鸡树条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鸡树条,中药材名。本品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叶。春、夏采,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疮疖,疥癣。①《吉林中草药》:通经活络,止血,镇痛,止咳。治腰酸腿痛,跌打损伤。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止痛,杀虫。③《宁夏中草药》:活血,止痛。

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叶。春、夏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疮疖,疥癣。

①《吉林中草药》:通经活络,止血,镇痛,止咳。治腰酸腿痛,跌打损伤。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止痛,杀虫。

③《宁夏中草药》:活血,止痛。

形态特征鸡树条荚迷,又名:天目琼花。落叶灌木,高2~3米。树皮灰褐色,有纵条及软木条层;小枝褐色至赤褐色,具明显条棱。单叶对生;卵形至阔卵圆形,长6~12厚米,宽5~10厘米,通常浅3裂,基部圆形或截形,具掌状3出脉,裂片微向外开展,中裂长于侧裂,先端均渐尖或突尖,边缘具不整齐的大齿,上面黄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脉腋有茸毛;叶柄粗壮,无毛,近端处有腺点。伞形聚伞花序顶生,紧密多花,由6~8小伞房花序组成,直径8~10厘米,能孕花在中央,外围有不孕的辐射花,总柄粗壮,长2~5厘米;花冠杯状,辐状开展,乳白色,5裂,直径5毫米;花药紫色;不孕性花白色,直径1.5~2.5厘米,深5裂。核果球形,直径的8毫米,鲜红色,有臭味。种子圆形,扁平。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扛、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林缘及杂木林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药理作用1.解痉作用从欧洲荚o提取的东莨宽大素(1),在体外对雌醇灌注或氯化钡所致大鼠子宫兴奋有明显解痉作用,使单侧于宫角收缩幅度下降50%所需浓度为0.09mg/ml。在整体动物,对缩宫素C(催产素)或麦角新碱所致子宫收缩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相关配伍①治腰酸腿痛:鸡树条子。水煎,常洗。(《吉林中草药》)

②治闪腰岔气,关节疼痛:鸡树条嫩枝叶三至四钱(鲜用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跌打损伤:鸡树条子、葛根、土豆各五钱。共焙成炭,研细末,每服二钱,每日二次,黄酒为引。(《吉林中草药》)

④治疮疖、疥癣、瘙痒:鸡树条枝叶及果实煎水洗患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化学成份欧洲荚o叶含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1],熊果酚甙(ar-butin),折伤木环烯醚萜甙酯(opulusiridoid)Ⅰ-Ⅷ[2],以丙氨酸(alanine)为主的15种氨基酸[3],鞣质(tannin)[4],多糖,水解得D-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icacid),D-半乳糖(D-galactose),D-木糖(D-xylose)等。另外,欧洲荚o(部位未明)含齐墩果酸-D-葡萄糖甙(oleanolicacid-D-glucoside),熊果酸-D-葡萄糖甙(ursolicacid-D-glucoside)[6],东莨菪素(scopoletin)[7],折伤木二醛(viopudial)[8][1]。Ⅰ的解痉作用强度约为罂粟碱(papaverine)的1/8-1/10[2]。2.止血作用欧洲荚o树皮的乙醇提取物有增强子中收缩力的作用,也能增强犬的血液凝固作用,并能使实验大鼠减少失血。其50%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强度是70%乙醇提取物作用强度的2-2.5倍[3]。3.抗胆碱酯酶作用从欧洲荚o分离提取的倍半萜烯二醛化合物折伤木二醛(Ⅱ)是一种降压剂和平滑肥解痉剂。给大鼠、猫和犬静脉注射,能使动物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心肌收缩力减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抗胆碱酯酶。试管内产验表明Ⅱ是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竞争性制剂,其作用强度弱于毒扁豆碱(physostigmine)[4]。4.血管保护作用欧洲荚o树皮的水-乙醇提取物,经大鼠产验表明有血管保护作用,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缩合鞣质类(polycondensedtannins)[5]。

相关论述1.《吉林中草药》:通经活络,止血,镇痛,止咳。治腰酸腿痛,跌打损伤。

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止痛,杀虫。

3.《宁夏中草药》:活血,止痛。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家诏 - 硕士生导师、教授 - 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