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黑节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黑节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清热除湿,消炎接骨。治疟疾,肝炎,风湿骨痛,结膜炎。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消炎接骨。治疟疾,肝炎,风湿骨痛,结膜炎。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高30~50厘米,基部木质,节部略膨大,稍带紫黑色。叶对生;叶柄短;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2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脉下面隆起,侧脉4对弧形伸展;托叶连合成杯状,有线形裂齿。头状花序腋生,花序柄长0.5~2.5厘米;小花暗紫色。蒴果球形。

分布区域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汁点眼。

相关配伍

①治疟疾:黑节草五钱,斑鸠站四钱,红稗五钱。水煎服。

②治肝炎:干黑节草三至五钱。水煎服。

③治风湿骨痛:黑节草根四钱,四能草五钱,九股牛一两。泡酒服。每服十毫升,日服二次。

④治结膜炎:鲜黑节草,洗净,捣汁点眼。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鸣芳 - 硕士生导师、教授 -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