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法制竹沥丸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法制竹沥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统》卷四十三引海上道人方。具有清热降火,化痰利膈,止嗽,止呕吐,进食开胃之功效。主治劳嗽。

药品组成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三两,炙甘草、半夏曲、贝母、枳壳、神曲(炒)、桔梗、黄芩各三两,玄明粉一两,香附子(制)一两。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用大瓷盆以竹沥一碗,入姜汁,酒半盏和匀拌诸药,日中晒干,仍依法入竹沥、姜汁拌晒七次为度,磨罗为细末,酒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八十丸,食后或卧时白汤送下。三日便见效验,久病者七日效,疲者一月痊愈。

药品功用清热降火,化痰利膈,止嗽,止呕吐,进食开胃。

主治范围劳嗽。

文献摘要《古今医统大全》:“法制竹沥丸,清热降火,化痰利膈,止嗽止呕吐,进食开胃,治劳嗽。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三两,炙甘草、半夏曲、贝母、枳壳、神曲(炒)、桔梗、黄芩各三两,玄明粉一两,香附子(制)一两。右为粗末,用大瓷盆,以竹沥一碗入姜汁,酒半盏和匀拌诸药,日中晒乾,仍依法入竹沥、姜汁拌晒,七次为度,磨罗为细末,滴水丸,如绿豆大。食後或卧时白汤送下八十丸,三日便见效验。久病者七日效,疲者一月全愈。此方得之海上道人,秘密不传,予求以治痰火,效如响应。不敢自私,公於天下,共倡医道云。”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 - 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