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焦炭落下强度测定方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焦炭落下强度测定方法是表征焦炭在常温下抗碎裂能力的焦炭机械强度指标。它以块焦试样按规定高度重复落下四次后,块度大于50mm(或25mm)的焦炭炭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表示1。

简介

焦炭落下强度测定方法是表征焦炭在常温下抗碎裂能力的焦炭机械强度指标。它以块焦试样按规定高度重复落下四次后,块度大于50mm(或25mm)的焦炭炭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表示1。

测定方法

落下试验是评定焦炭机械强度的一种最古老和最简单的方法。1922年,块焦落下试验首先在美国列为试行标准;1927年正式定为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标准。此后各国均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试验装置由试样箱、落下台和提升支架组成。试验时先将试样箱置于落下台上,装入焦炭试样后。靠平衡舵、钢丝绳和滑轮将试样箱沿导槽提升至规定高度(由档板限位),打开门闩,使焦炭落到落下台上。如此重复四次2。

落下高度

落下高度除日本标准规定为2000mm外、其余均为1830mm,但试样的块度、试样量和指标的表示方法各有不同。焦样的块度和粒度组成对落下强度有明显影响,因此中国标准规定了两种焦样的块度。各国标准中均规定焦样水分应小于5%1。

焦炭筛分组成与转鼓强度的关系

在50年代初,美国焦炭鉴定组织对焦炭落下强度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焦炭的落下强度与焦炭筛分组成和焦炭转鼓强度均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落下试验与米库姆转鼓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焦炭落下50次与焦炭在米库姆转鼓内转100转后所得的结果相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尹维龙 - 副教授 - 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