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分别在船身的左及右边。根据国际惯例,左舷被称为Port,右舷被称为Starboard。
简介舷,分别在船身的左及右边。根据国际惯例,左舷被称为Port,右舷被称为Starboard。1
英文词源左舷(Port)Port源于larboard,由中古英语ladebord演变而成。由于larboard听起来容易与starboard混淆,是以1844年之后由“Port”所取代。左舷被称为“Port”,亦因为传统上,船只是左边靠岸或码头的。
右舷(Starboard)Starboard的叫法源于西方早期船只方向控制的习惯。在方向舵发明之前,船员会以特制的船桨于船尾控制方向。由于多数船员为右撇子,船桨亦多数絟于船的右方。Starboard源于古英语steorbord一词,意思是控制船只方向的那一方。1
舵舵(英语:Rudder),为航行设备上用于改变或保持航行方向的一种装置。最早用于船舶,是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
通俗的来说,舵就是“和轮船外壳相连接,控制其运动方向的装置”,各类桨帆船船桨也具有相类似的功能。古代的船只往往靠人力来推动,有些把船桨用双耳圆环固定在船舷的两侧,有些则安装在船尾,其中一部分船桨甚至设计为两者皆可通用。在地中海地区的文献中,两侧的船桨往往被称为“四分之一船桨”,其得名于此类船桨安装的位置在船身后方的四分之一处。而位于船尾的桨与现代轮船的转向原理相类似,一般为船尾中心线的位置。其结构设计非常多样化,古代欧洲往往通过铁制的螺栓和铰链将其和船身连接,阿拉伯人的设计是在船尾安装一个圆环,把船舵插在其中。中国古代的舵和阿拉伯比较类似,但是是通过滑轮驱动的。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时期就已发明。 但那比较像控制方向的船尾船桨而非现代的船舵,不需用人力一直控制的转向舵,最早出现在西元一世纪的中国,至于欧洲可能到12世纪才有这类船舵。
1955年在广州近郊出土的东汉陶制船模,船尾就设有一支舵,这是中国最早的舵。从出土的汉朝文物和文献可以说明,舵在汉朝已经有。1978年在天津市静海县宋朝古船上发现了平衡舵。1999年在安徽省淮北市唐朝木船上发现拖舵。1
古籍解释康熙字典
《广韵》《正韵》胡田切《集韵》胡千切,?音贤。《广韵》船舷。《正韵》船边。《郭璞·江赋》咏采菱以叩舷。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尉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