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北纬50度线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北纬50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50度的纬线。它穿过欧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夏至时日照时间约16时22分,冬至日照时间约8时4分。

北纬50度线通过德国城市美茵兹,它位于美茵河注入莱茵河的入口处。其河口即位于北纬50度线以南约600米处。

简介北纬50度线(日本语:ごじゅうどせん)特指历史上库页岛(日本称桦太岛からふと)在被划分为南北、由日俄两国分别统治时以此所画的国界线。亦称日露国境线,其极东端 (鄂霍次克海沿岸:北纬50度0分0秒,东经143度59分24秒),极西端 (间宫海峡面:北纬50度0分0秒,东经142度9分16.25秒)。

日俄战争(日本语:日露戦争 假名にちろせんそう)后的1905年,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和约》(ポーツマスじょうやく),条约中规定俄罗斯必须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领土让予日本;从1906年开始至1908年间以天文测量的方式进行两国间的国界划定。东起鄂霍次克海向西延伸到间宫海峡,全长130公里。沿途设有四座天测境界标、17个中间标石及19根木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库页岛全境被苏联所占领;1951年日本签署旧金山和约(日本语:にほんこくとのへいわじょうやく)放弃对南桦太之主权,该线正式取消。

界线所经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北纬50度线经过以下国家、地区或海域:1

|| ||

纪念碑德国美茵兹的北纬50度线记号

乌克兰哈尔科夫的北纬50度线记号

前大日本帝国桦太厅边界“天第一号”日本侧

前苏联萨哈林州边界“天第一号”苏联侧

库页岛1905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国时期,北纬50度线成为日本桦太厅与俄罗斯帝国萨哈林州(后来成为苏联萨哈林州)的国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库页岛全境成为苏联(后来成为俄罗斯)领土。2

相关条目北纬49度线

北纬51度线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尉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