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砚窝石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砚窝石又称燕窝石。垂带踏跺最下层的踏阶石。其大部分埋入地下,仅露出地面一二寸的高度,与土衬石齐平。与垂带交接处要按垂带形状凿出一个浅窝,称砚窝。

定义砚窝石是清式建筑石作构件,亦称“砚窝”或“燕窝石”,属台阶组成部分。此件高出地平面,与土衬石齐平,处于台阶的最下一层,故又有“下基石”之名。

据清式石作做法,“砚窝石”两端凿出榫窝,与垂带石下端斜面相结合,用于垂带踏跺和带御路踏跺。1

砚窝石工程量计算砚(燕)窝石是垂带踏跺的第一层,又叫“燕窝头一。

台阶石活可通称为“基石"(俗称“阶石”),因此燕窝石又称为“下基石”。燕窝石与垂带交接处要按垂带形状凿出一个浅窝,叫“垂带窝”或“燕窝”。

砚窝石工程量以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砚窝石定额以其制安面积设项,砚窝石按其制安面积以平方米计算工程量,分别套用其制作、安装相应定额项目。2

砚窝石的计量与计价踏跺最下一级较地面微高一至两寸(约3.2~6.4cm)之石材,明清式称砚窝石。

砚窝石制作、安装、拆除工程量按其施作面积(按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量。

砚窝石制作、安装、拆除定额以其施作面积设项,砚窝石制作、安装、拆除按其施作面积,分别套用(明清)砚窝石制作、安装、拆除定额相应项目。

砚窝石制作包括剔凿承接垂带的浅槽(砚窝)。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晓红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