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副鼻窦造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正常副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面骨中的含气空腔,共四对、上颌窦、额窦、筛窦及蝶窦,它们的内壁上皆衬有粘膜,它们各有一定部位,形状及出口。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共用网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为造影检查,被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或对比剂。

正常值颌窦位于鼻腔两侧,为倒置的三角形透光区,左右大致,骨壁清楚,粘膜可不显影或为沿窦壁厚度不超过1mm的软组织影。 额窦位于两眼眶的内上方,左右各一,不一定对称,正常额窦气化程度差异大,气化良好的额窦略呈花瓣状。 筛窦位于鼻腔和两眼眶间的小蜂窝状影,为筛窦前群。筛窦后群在此位置中位于眼眶内下方并与鼻腔侧壁重迭,不易观察。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炎性息肉常为多发,亦可单发,呈半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块影,与窦壁相连。单发、边缘光滑的软组织块影,位于上颌窦下壁,多为粘膜下囊肿。边缘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多为肿瘤所致。 需要检查的人群:副鼻窦炎患者。

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无 检查前注意:大部分造影剂中含有碘,碘过敏者应注意。造影检查前,患者要做必要的准备。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

检查过程因副鼻窦居于面部及鼻腔左右两侧互相重迭,需采用不同照相位置。目前多采用华氏位(Water),也称为鼻颏位。投照时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颏部置于台面中线,头略仰,使鼻尖距片匣约2cm,听眦线与台面呈37°角。X线中心垂直射于底片上。

相关疾病慢性鼻窦炎

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卓 - 高级工程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