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鼻棘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鼻棘是额骨较尖锐的小突起。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存在于成年鼻畸形患者的鼻中隔鼻棘韧带(连接鼻中隔和前鼻棘的韧带)参与了鼻畸形的形成。

鼻棘手术在鼻整形手术中,充分暴露患者的鼻中隔前缘至前鼻棘,特别是前鼻棘区域,仔细分离并切除鼻中隔软骨和前鼻棘之间的软组织(鼻中隔鼻棘韧带),并将切除组织送组织学检查。同时切除鼻中隔弯曲突向健侧的部分,重塑鼻翼软骨。对每位患者术前、术后均取有三维模型并测量了鼻高、鼻长、鼻孔高度、鼻孔宽度、鼻孔周长及鼻小柱高度等参数。术后,由非手术者对患者术后鼻形态进行评价。

检查显示,鼻中隔鼻棘韧带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伴有与纤维组织连续的骨小梁和少量脂肪组织。对模型的测量数值统计结果表明,手术对鼻外观有明显的矫正。

因此,认为鼻中隔鼻棘韧带、鼻中隔前缘偏曲和前鼻棘增生是存在于成年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的三联征。鼻中隔鼻棘韧带的切除、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和鼻堤延长术是保证鼻畸形矫正获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相关研究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上颌牙列中线与前鼻棘关系对正颌手术效果影响的研究:

颌骨不对称畸形解剖学上的特殊性决定其治疗复杂性,需要正畸与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共同完成,而在正畸治疗方面,对于所有的牙颌面畸形,术前正畸的目标之一是去除前牙代偿。成人不对称畸形的治疗中术前和术后正畸与其他类型的牙颌面畸形是完全不同的。恢复牙列中线的位置,对于咬合关系的调整及面部美容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前鼻棘又是支持鼻部外形和行鼻部手术的重要解剖结构。在手术治疗颌骨不对称畸形的过程中,恢复前鼻棘的形态改正其解剖位置对于鼻部对称性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前鼻棘为鼻小柱形态的骨性基础,术后鼻尖、鼻背及鼻小柱等解剖结构的恢复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颌骨不对称畸形的病例处理中,正畸医生对于上颌牙列中线的恢复与调整仅基于牙弓中点及腭中缝,而忽略了牙列中线与前鼻棘的吻合性,在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上颌骨正颌手术时,依据咬合导板引导对与上颌牙列中线进行恢复,则可能导致前鼻棘位置异常,发生偏斜,直接后果是导致双侧鼻腔不对称,鼻中隔偏曲加重等。如术中以前鼻棘为轴进行旋转,则可能导致术后雅平面出现偏斜,对下颌骨手术造成影响。通过本项研究证实,在正畸去代偿治疗过程中,在调整上颌牙列中线过程中,未以前鼻棘作为重要参考,而忽略了其吻合的重要性,则可对正颌手术的效果产生影响。
对于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正畸去代偿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术前牙列中线与前鼻棘交角的大小对正颌术后效果影响明显,继而术前正畸应尽量使上颌牙列中线与前鼻棘相吻合。由于计算辅助外科技术的出现,使术前的精确测量与手术的精确模拟得以实现,在对于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治疗,在矫治及整个治疗计划制定的开始阶段,应对整个颌面部的三维形态予以整体把握。在正颌手术中,调整上颁骨时,以前鼻棘为轴进行旋转,术后患者牙列中线、前鼻棘点以及面部正中矢状面均能较好吻合,从而避免术后前鼻棘偏斜,影响手术效果,这为正畸一正颌联合治疗颌骨不对称畸形提供重要依据。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高煜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