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肝的韧带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肝脏有很多韧带,如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圆韧带、肝胃韧带、肝肾韧带等等。

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是人体肝十二指肠的一部分,位于肝脏脏面的横沟与十二指肠球部之间,左接肝胃韧带,右侧游离,后为网膜孔的腹膜形成结构。其双层腹膜内含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主干、胆总管、淋巴结、淋巴管及肝神经丛等。通常称其为肝蒂。肝切除时,可在此阻断肝脏血流,以控制出血。

肝脏: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约在1-2.5公斤之间;另一说1-1.6公斤),为一红棕色的V字形器官。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右叶上方与右胸膜和右肺底相邻;肝左叶上方与心脏相连,小部分与腹前壁相邻;肝右叶前面部与结肠相邻,后叶与右肾上腺和右肾相邻;肝左叶下方与胃相邻。

肝的上面隆凸称膈面,朝向前上方,与脆弯窿相适应,能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隔面借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部,即左叶和右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凹凸不平,称为脏面,朝向后下方,与腹腔器官相邻。脏面的中部有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的遗迹;右侧纵沟的前部容纳胆囊,后部紧接下腔静脉。横沟叫肝门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由此进入肝脏。

肝圆韧带: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的遗迹。由脐移行至脐切迹,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间达脐静脉窝,止于门脉左支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脐静脉是胎儿发有过程中由胎盘毛细血管汇合而成它将母体的氧气与营养成分运送到胎儿体内,脐静脉内氧含量较高为动脉血。脐静脉分左右两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右侧脐静脉萎缩左侧脐静脉汇入门静脉左支经静脉导管(出生后闭锁形成静脉韧带)汇入下腔静脉左脐静脉在胎儿出生后逐渐闭锁形成肝圆韧带,呈条索状结构肝圆韧带保留了血管壁的结构特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构成内膜与中膜之间有一明显的富含平滑肌.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的肌弹性带,与胆管结构类似。肝圆韧带可分为腹膜外位段和腹膜内位段两部分,按其行程又可分为健膜下段.游离段.裂隙段和脐门连接四段",肝圆韧带的肝外段和肝内段的长度分别为(1451±344)am和(575±099)am。肝圆韧带各段均存在大小形态不一的残腔腔面覆盖有单层扁平内皮细胞残腔与门静脉潜在性相通。肝圆韧带的血供丰富,主要由肝右动脉和附脐静脉提供另外肝圆韧带周围的腹膜和腱膜下段周围的血管也提供了血液供应。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静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中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