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肋纵膈隐窝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肋纵隔隐窝(costomediastinal recess):位于心包处的纵膈胸膜与肋胸膜相互移行处,因左肺前缘有心切迹,故左侧肋纵隔隐窝较大,属于胸膜隐窝的一种。

胸膜窦各部壁层胸膜互相转折处,在某些部位夹有间隙,肺不能伸入其间,称这些间隙为胸膜窦。由于部位不同分为膈肋窦、肋纵隔窦、膈纵膈窦等3种。胸膜窦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有液体时首先积于此处;某些炎症、纤维素渗出可使窦壁粘连而影响功能。

胸膜及其周围器官常见疾病胸膜腔积液:液体积聚于胸膜腔内,多呈黄色,偶尔呈血性,分为渗出性和漏出性。前者系炎症引起,含蛋白质和细胞较多,常见于结核病。血性积液多见于外伤或肿瘤。后者蛋白质和细胞较少,见于心、肾疾病,肺淤血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胸腔穿刺抽液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正常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在呼吸运动胸膜腔增大或缩小时起润滑作用。某些疾病可造成较多液体积聚于胸腔,则为一种疾病的表现。常见原因有胸膜自身疾病亦可由全身疾病引起:胸膜自身病变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等而致,如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风湿性胸膜炎,亦可由外伤等物理因素引起,亦可由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等引起;全身性疾病,多见的为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炎、高度营养不良等。胸膜腔积液总括有漏出性与渗出性2大类。积液多可影响心肺功能应及时抽液;积液少可形成纤维化,发生粘连,故应认真治疗之。

胸膜腔穿刺引流的目的,在于排出其中的气体或积液,以维持胸膜腔的负压,使肺处于膨胀状态。故穿刺部位可根据引流物的不同而有所选择,如张力性气胸,引流的目的是排气,通常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进行。此处伤及胸廓内血管和肺根结构的可能性甚小。而胸膜腔积液时,多选择在腋后线或肩胛线的第7~8肋间隙进行,以尽可能抽光积液。胸膜腔穿刺除勿伤胸壁的血管、神经外,还需避免针刺过深而伤及肺组织造成气胸的危险。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邓志华 - 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