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面颅骨中颧骨处乳头状突起。
颧骨的位置及其功能:颧弓位于颅面骨的两侧,呈向外的弓形,上缘较锐利,易于扪及。颧骨共有四个突起,分别是:额蝶突,颌突,颞突和眶突。它主要通过与鼻、颞部和颊的关系来影响面部美。
颧骨及颧弓是面中部的重要骨性支撑,是人体面形轮廓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保护作用,这两个结构位于面部两侧最突出的部位,外力从侧面打击面部时,起到对上颌窦和颞肌,进而对颅骨外侧壁的保护作用。第二个功能是构成面中部两侧的外形轮廓,其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面部的外形轮廓和外观,因此改变其形状和凸度可明显改变面部的外形。第三个功能是对深层的颞肌和浅层的皮肤起到分隔的作用。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注意到两侧颞部在动,但不会注意到两颧弓处的皮肤在动,其实颞肌走行于颧弓的下面。当各种原因引起颧弓缺失时就会在吃东西的时候注意到外耳道前方的皮肤由其深层的颞肌带动在活动。
解剖结构:颧骨:
颧骨是面颅骨之一,是人面部重要的部位,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颧骨共有四个突起,分别是:额蝶突,颌突,颞突和眶突。颧骨的颞突向后接颞骨的颧突,构成颧弓。
颧骨成对,位于眶的外下方,呈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颧骨构成眶的外下壁。颧骨有四个突,即上颌突、额突、眶突和颞突,通过这些突起与相应的骨相连结。颞突向后接颞骨的颧突,形成颧弓。
与颧骨相关的疾病及其临床治疗:颧骨颧弓骨折:
颧骨颧弓骨折是最常见的面中部骨折之一,在颌面部骨折高居第二位。颧骨颧弓骨折常引起患者张口、咀嚼等功能障碍,并伴有严重的颧面部畸形,进而造成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问题。随着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手术已经成为颧骨颧弓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外科导航技术的出现为颧骨颧弓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颧骨颧弓骨折及其传统治疗:
颧骨颧弓是面侧部最突出的部分,易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骨折。颧骨与上颌骨、颞骨、额骨及蝶骨相连接,其中与上颌骨的连接面积最大。颧骨骨体坚硬,本身不易发生骨折,骨折主要发生于相邻骨连接处,并常伴有邻近骨的损伤。临床上常表现为颧面部塌陷畸形、张口受限、复视、神经症状等。一般可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而明确诊断。
颧骨颧弓所处的位置极其显要,因而常引起面部容貌的严重破坏。颧骨颧弓骨折的复位对面容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手术已经成为颧骨颧弓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在手术中,术者需认真检查骨块位置,实施精确复位,方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为实现精确复位,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了颧骨颧弓骨折的原则,如:保证眶外缘、颧牙槽嵴、颧弓和眶下缘4点中至少3点获得解剖复位;复杂骨折可考虑实施蝶骨大翼区复位固定等。临床实践表明,遵循上述原则,对简单的新鲜颧骨颧弓骨折多可获得理想的复位效果。然而,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或陈旧性骨折,由于复位参考点多已丧失,难以获得复位依据,复位过程又缺乏咬合引导,骨折断端的精确复位难度极大,此时只能依靠术者的临床经验实施手术,治疗效果常不理想,术后常出现颧面部不对称畸形,进而带来心理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这已成为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难题之一,也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高煜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