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于伴有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与良性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正常值

常以LCA-R占25%作为鉴别诊断的界线。正常值为每升血内甲胎蛋白含量不超过20微克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LCA-R≥25%者有80%-90%的可能是原发性肝癌,低于此值者为良性肝病 需要检测的人群: 又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黄疸,腹水,肝癌等症状的人

注意事项检查前:孕妇要分娩一年后才可以进行检查。 检查后:肝癌手术术后,若AFP含量下降,AFPV含量相对恒定者,则术后易复发。 不适宜人群:孕妇

检查过程放射免疫法:在一定的体积中,一定量的抗体和一定量的有放射性的抗原,加入无放射性的抗原愈多,结在抗体上的有放射性的抗原愈少。这样,若是能够把结合有抗原的抗体和无结合的抗原分开,然后以测定放射性的方法,测这些抗体的放射性,就可以推算出有多少不具放射性的抗原了。

相关疾病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小儿肝硬化,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小儿黄疸肝脏色素沉着综合征,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妊娠合并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心原性肝硬化

相关症状腹痛伴黄疸,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病理性黄疸,血吸虫导致的肝硬化,腹痛,发热及黄疸,胆汁性肝硬化,咯血伴黄疸,酒精性肝硬化

1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宇明 - 副主任技师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