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斑钝头蛇是一种游蛇科、钝头蛇属类生物,背鳞中央3-7行具棱。半阴茎伸达第12枚尾下鳞处,基部三分之一处分叉,分叉后又分为4个部分,末端部分具纵褶,其后区域萼片状,第3部分萼片变形为乳头状,靠近分叉区域形成大的平滑纵褶。背面紫蓝色,杂以黑白各半的鳞片。
形态特征体略侧扁,为较小型蛇类,全长428~580毫米,最长可达672毫米。头较大,吻钝圆,头颈区别明显;眼大,瞳孔竖椭圆形。上唇鳞7枚;眶前鳞、眶后鳞各1枚,眶上鳞、眶下鳞各1枚,狭长;颊鳞1枚或2枚;前颞3枚或2枚,后颞鳞3枚;前额鳞入眶。背鳞通身15行,中3~7行起棱;腹鳞150~160枚,肛鳞1枚,尾下鳞40~47对。体背面紫蓝色,枕部有1个黑色粗横斑,自颈至尾有不规则黑色横纹;腹面浅灰色密布深色粗点斑。1
栖息环境生活于山区。食蜗牛、蛞蝓。1
分布范围国内分布是中国南部,从云南到广东。国外分布是印度(大吉岭)、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半岛(北部)。模式产地是缅甸丹那沙林和马达。2
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