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蛾蠓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蛾蠓( Psychoda sp.)成虫体长约1.3毫米,黄褐色或褐色。体粗短多毛,翅基部窄而端部尖,呈屋脊状斜放,似小蛾幼虫头明显,体长筒形,12节,无足。1

蛾蠓体微小至小型,多毛或鳞毛,头部小而略扁,复眼左右远离,无单眼。触角长,12-16节,轮生长毛。口器的下颚须长而曲折,4或5节。胸部粗大而背面隆突,小盾片圆。足较短或细长,胫节无端距。翅基部窄而端部或尖或圆,常呈梭形。翅缘和翅脉上密生细毛,少数还有鳞片。腹部圆筒形,6-8节。2

形态特征蛾蠓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蛾蠓科(蛾蚋科)昆虫,俗称蛾蝇、蛾蚋、毛蠓,我国约有100多种,分布广阔。3

口器短,不吸血,翅膀梭形,呈屋脊状斜放,翅上有斑纹。幼虫长筒形。成虫经常在居室阴湿处出现,数量多时能成群栖息于壁上,不喜飞,飞行如横跳,不取食。蛾蠓能污染环境,医学上有引起泌尿系统疾病的报道。4

体小型多毛,头部小,复眼左右远离;触角长,约为身体的一半,轮生长毛;喙短。胸部粗大而背面隆突,足较短或细长。翅大,呈卵形,多毛,休息时两翅呈屋脊状,放置于腹背。腹部筒形,雄外生殖器发达而显露,雌产卵器突出幼虫细长筒形,无足,体多刚毛,腹端常有长毛或毛刷等饰物。3

生活习性幼虫腐食性,生活在下水道中,羽化后常见于室内。蛾蠓成虫除家室常见外,野外潮湿环境极常见。蛾蠓的幼虫多在下水道中繁殖,一般孳生于水池、浴池、喷头或排水口,特别是那些很少使用或排水缓慢的排水口。幼虫生活在下水道和下水管中的管壁上,以污水沉淀物、腐烂植物和微生物为食。对人体无害。3

生活史产卵量30~100粒,48h内可孵化。幼虫期为9~15d,蛹期20~40h,成虫寿命约为3周。3

防治方法蛾蠓主要生活在各种积水中,只要把容器积水倒掉、室外水沟维持畅通,就可以控制蛾蠓的数量。家庭产生这种昆虫主要是从下水管飞上来的,用密封严密的地漏能把飞虫隔绝于下水管道中,也可以用家用除虫菊酯进行滞留喷洒。成虫的飞行能力差,使用电蚊拍可有效清除之。3

卫生间害虫的防治方法:4

1. 经常保持卫生间的整洁和干燥,防止害虫繁殖。4

2. 经常打开卫生间门窗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卫生间的湿度。4

3. 在保持卫生间干燥的条件下,安放蟑螂药片,诱杀蛾蠓。4

4. 发现蛾蠓成虫,可用电蚊拍拍死,如数量多,应速向物业管理部门反映,以便及时清洁楼室粪池,阻止蛾蠓幼虫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可在粪池四周喷洒0.3%氯菊酯或0.2%毒死蜱杀虫药水喷杀。4

5. 星级宾馆要经常保持粪池及下水道的流通及清洁,常向粪池及下水道口进行药剂喷洒。有窨井盖的尽量打开盖进行喷药,如对下水道内药水无法喷到之处,可定期投放“灭孑灵”缓释块,对抑制蛾蠓幼虫有明显效果。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建林 - 教授 - 兰州大学

评论
科普66e1505decd71
儒生级
近期,居家出现蛾蠓,每晚清倒卫生间储存的脏水。老一辈人本着节约号召喜欢储存用后水,但大家都知道的那几年后大家都这样吗,?想想,不应该呀,文化学习都举着手机呀~!
2025-04-18